•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在鎮衛生院享受專家診療(邁向“十五五”的民生圖景)

2025-10-26 08:4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摘自《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

  “手術很成功。回去之後,注意刀口不能沾水。一個月後來復查。”安徽馬鞍山市當涂縣人民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祖翠華,對守在門外的患者家屬說。

  這臺手術並非在當涂縣人民醫院進行,而是在當涂縣石橋鎮衛生院進行。

  此前,石橋鎮衛生院對35歲到65歲的適齡婦女提供免費兩癌篩查時發現,59歲的丁曉勤(化名)子宮里有個肌瘤,並建議她進行手術。聽到要做手術,丁曉勤心里一驚,醫生安慰她:“不用去大醫院排隊,縣醫院的專家能來咱們鎮衛生院做手術。”

  入院那天,丁曉勤來到石橋鎮衛生院抽血、拍片,相關影像和檢驗數據直接傳輸到縣醫院。半小時後,縣醫院的診斷結論傳回,丁曉勤的手術排期隨即確定。“真不用我去縣城簽字?”得到再次確認後,她十分高興。

  手術當天,祖翠華從縣城趕到石橋鎮。14時40分,無影燈亮起,手術正式開始。16時30分,最後一針縫合完畢,出血量不到30毫升,手術順利完成。

  “家門口”就能做手術,源于當涂縣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2023年,當涂縣人民醫院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被評為省級示范建設單位,實現對轄區內村鎮衛生機構人財物的統一管理,逐步探索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模式。

  成為縣域醫共體成員單位後,石橋鎮衛生院每周都有縣醫院的醫師輪流坐診,體外碎石機等醫療設備也在鎮衛生院“上了崗”。鎮衛生院常用藥品新增59種,高血壓、糖尿病配備藥品新增19種。

  “今年前三季度,鎮衛生院的住院人次同比增長19.8%。”石橋鎮衛生院執行院長吳祖勝介紹,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已成常態。

  “縣域醫共體要想實現緊密聯係,必須人財物真正統一。”當涂縣人民醫院院長夏永偉說,“我們實行醫共體總院管理模式,通過優化醫療衛生體係和整合醫療衛生資源,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專家診療。”

  此外,當涂縣人民醫院還牽頭組建醫共體中心藥房,村民不出鎮、村就能買到和縣城同價同質的藥。當涂縣護河鎮青山村74歲村民韋玉明拿著剛買的降壓藥,笑著說:“以前藥吃完後,還得去幾十公里外的縣城醫院挂號拿藥,現在方便多了,出門拐個彎就能續上。”

  當涂縣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醫共體牽頭醫院為鄉鎮衛生院提供遠程影像診斷和臨床檢驗人次大幅提升。展望“十五五”,當涂縣衛生健康委主任汪鬱芳介紹,下一步將推動醫共體建設向縱深發展,幫助鄉鎮衛生院建設1—2個特色科室,培養2—3名業務骨幹,力爭推動更多縣級專家常駐鄉鎮,縣域內就診率提升至90%,讓優質醫療服務在基層扎得更深、覆蓋更廣。

  出院後,丁曉勤恢復良好,重新回到服裝廠上班了。“復查時沒發現異常情況,心里徹底踏實了。”伴著“噠噠噠”的縫紉機聲,丁曉勤笑著說。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