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東湖評論:知音湖北,于細微處見大美

2025-10-22 18:57:00
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字號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盡,恩施巴東巫峽口景區已傳來陣陣歌聲。土家族演員們身著傳統服飾,在山水實景中演繹非遺歌舞《巫峽口上欒樹開》,不遠處的創意市集,遊客正在挑選當地富硒特產。這生動的一幕,是湖北文旅深度融合的微觀縮影。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居民出遊人次49.98億,同比增長18.0%。在這股奔涌向前的文旅大潮中,湖北沒有追求簡單的數量增長,而是潛心深耕文化內涵,以一係列“微創新”與“深融合”,讓荊風楚韻煥發全新活力。

  文旅IP凝聚地域魅力,讓“月度約會”融入百姓日常。今年9月,湖北創新推出“知音湖北·超級文旅日”IP,將每月17日固定為文旅活動節點,呼應“知音湖北”的深刻內涵。在黃石磁湖未蘇灣的主會場,國潮樂團的演奏搭配時尚光影特效,拉開活動序幕。武漢的古琴號遊船上,“跟著演出遊武漢”的產品全新發布。這些嘗試讓文旅活動從階段性節慶,轉變為市民遊客每月可期、可參與的常態化體驗。據不完全統計,僅10月活動,湖北省各類參與企業提供的活動禮包總金額達3161萬元,共推出秒殺產品6000份、優惠禮包4800份、兌換禮包3.6萬份。這種持之以恆的投入,正逐漸將“知音湖北”從宣傳口號,塑造為具有市場號召力的品牌資產。

  串珠成鏈的智慧,讓區域協同凝聚發展合力。湖北的文旅布局,展現出宏闊的戰略視野。今年,湖北重點打造“神武峽”與“赤黃紅”兩大文旅主軸。“神武峽”線路橫跨鄂西,將武當山、神農架、長江三峽、恩施大峽谷等生態與文化地標相連。“赤黃紅”線路則串聯起赤壁、黃鶴樓、紅安等重要資源,集三國文化、都市文化與紅色文化于一體。10月17日,武漢、黃岡、鹹寧三地聯合推介“赤黃紅”精品線路,並推出6條全新設計的旅遊路線,來自浙江、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北五省的文旅企業、知名旅行商齊聚黃岡,共同見證這一區域協同發展的創新實踐。打造“赤黃紅”旅遊品牌,是湖北“文化創新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與西部“神武峽”一起,共同肩負著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的戰略使命。

  于細微處見真章,讓優質服務成為金字招牌。文旅產業的發展,既需要宏大的戰略布局,更離不開細微處的貼心服務。湖北省近期公布了2025年全省旅遊行業優質服務案例評選結果。這些案例中,有湖北省博物館“用心守護安全 建設有溫度博物館”的實踐,也有宜昌富力皇冠假日酒店在承辦2025年全球商旅大會暨長江三峽國際文化旅遊節期間,詮釋“真正待客之道”的探索。從武漢文旅志願者的“文明遊武漢 品質伴您行”到湖北旅遊集團的“用聲音和服務跨越山海,讓世界聽見湖北故事”,優質服務已成為湖北文旅最動人的廣告。這些點點滴滴的努力,匯聚成遊客口碑的江河,為湖北文旅產業注入持久生命力。

  向世界講好長江故事,讓荊楚文化綻放時代光彩。作為長江幹流流經里程最長的省份,湖北肩負著傳承弘揚長江文化的時代使命。湖北大力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建設,先後制定建設保護實施方案和建設保護規劃,明確構建“一軸兩廊三片四區”的長江文化空間保護格局。目前,長江國家博物館建設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屈原文化公園(一期)已建成開放。今年以來,湖北已相繼赴泰國、德國、新西蘭等國家開展多場“知音湖北·大美長江”文旅推廣活動。在吉隆坡的推介會上,以長江珍稀物種長江江豚為原型打造的吉祥物“豚寶”,以憨態可掬的造型萌翻全場。湖北的這些行動,正是為了讓長江文化的故事傳播得更遠,打造成為中國旅遊業的璀璨名片。

  從恩施峽谷的土家歌舞到武漢兩江四岸的璀璨燈火,從每月17日的文旅約定到串聯全省的精品線路,湖北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的發展理念和貼心的服務體驗,在全國文旅發展大潮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當文化以更親切的方式融入生活,當旅遊以更深刻的方式連接情感,文旅發展就獲得了最持久的力量,也為全國文旅市場的繁榮貢獻著獨特的“湖北智慧”。

  作者:廖建鵬(武漢市江漢區“西北湖學社”團隊、區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