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墨重彩促振興,天津秀出新“食”力!
稻浪翻金!津沽大地繪新卷!
稻谷滿倉,瓜果飄香,金秋時節的海河兩岸,豐收的色彩,驚艷大地!
近日,由市委網信辦、市農業農村委指導,津南區委網信辦、津南區農業農村委、津南區小站鎮人民政府主辦的“‘農’墨重彩促振興”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當秋風拂過田野,豐收的號角已在津沽大地吹響,正伴著稻浪翻滾緩緩拉開。
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在陽光下泛著金黃的光暈果園里的蘋果綴滿枝頭像一盞盞紅燈籠點亮了秋日魚塘里的鮮魚躍出水面濺起的水花里滿是豐收的歡騰
每一寸土地都在訴說著豐收的故事每一縷空氣都彌漫著瓜果的香甜
這便是津沽大地最動人的秋日詩篇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
各地優質農產品紛紛亮相
天津的“津農精品”也亮出拳頭產品
金谷鑫農的育苗棚里
新苗破土的脆響
奏響豐收序曲
作為小站稻產業振興的龍頭
天津金谷鑫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藏著津沽糧倉的 “科技密碼”
150畝育秧中心
20棟高拱棚整齊列隊
基質育秧流水線高效運轉
控溫保濕的精細化管護
讓秧苗30天即可移栽
比傳統育苗早一周
殘盤率僅 5%
實驗室里
科研人員緊盯分子標記技術屏幕
自主研發的“津育1875”已通過審定
“津育1992” 正衝刺終審
12萬多盤秧苗將奔赴田間
小站稻1號、津原U99等優質品種
在此孕育生機
從種源篩選到消毒育苗
每道工序都藏著對豐收的期許
這枚 “天津種”
正讓中國田的希望更飽滿!
破谷蛻變——優質小站稻
天津市優質小站稻開發有限公司
加工車間里
機械轟鳴奏響豐收歡歌
全自動生產線正將
金黃稻谷蛻變為溫潤好米
灌裝、裝箱、封箱、碼垛一氣呵成
智能化設備
讓生產效率與品質同步躍升
新升級的大米拋光機
與紅外色選機精準作業
每粒米都歷經層層篩選
保留最純粹的米香
1.4億元打造的產業集群項目
在這里落地生根
新建的稻谷倉、改造的涼米倉
與成品庫連成一體
從收割到倉儲的全鏈條升級
讓小站稻的新鮮度絲毫不減
作為全產業鏈的關鍵樞紐
這里一邊連著田間的豐收喜悅
一邊連著餐桌的幸福滋味
用精湛工藝讓 “皇室貢米” 的金字招牌
愈發閃亮
追求品質——正弘食品
走進天津市正弘食品有限公司這家始于1997年的糧食專業企業正以 “農” 為基書寫振興答卷
扎根津南小站鎮5000畝自建基地與3萬畝訂單基地築牢糧源根基“銀坊米” “清源示范”等知名品牌更載譽市場從ISO四大管理體係認證築牢品質防線到全產業鏈覆蓋田間餐桌從京津冀商超直供到電商平臺廣銷作為糧食應急供應商的正弘以 “滿足國人需求,追求糧食品質” 的堅守
讓優質小站稻香飄萬家為天津三農發展注入堅實產業力量
甜蜜鄉愁——有稻兒米糕
米糕店里
氤氳米香纏繞著豐收的甜蜜
“米糕西施” 魏浩任的雙手翻飛
將小站稻化作十余種風味米糕
白白胖胖的模樣惹人喜愛
每天100多斤常常售罄
作為家族第四代傳承人
她讓延續近百年的技藝在津南綻放新生
2024年入選津南區非遺名錄
有稻兒(天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產的米糕
無添加的純手工制作
藏著對家鄉的深情
從選材到蒸制
每一步都堅守匠心
讓小站稻的醇厚在舌尖化開
“情懷能當飯吃”
非遺傳承既能守護文化根脈
更能鋪就致富路
這一口香甜,是豐收的饋贈
更是新農人接續奮鬥的甘甜
以稻為釀——津味醇香
扎根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稻源酒業以酒元古法釀制堅守 “把天津好酒在津南釀好” 的初心
精選天津優質高粱與小站稻經科學配比後採用固態發酵工藝全程以純糧為料、遵循古法卻不拘泥于古通過醇熟老酒搭配特制食藥同源香曲二次發酵既精準減少雜醇油、醛類等易致不適的成分又科學提升能優化口感促進乙醇代謝的有益物質最終實現酒體保留純糧本香、落口生津,讓口感、體感與飲用價值全面升級
清甜又營養——武清特色番茄
產自武清東田莊的
鐵皮西紅柿和青甜番茄
不僅口味清甜
更是營養豐富
鐵皮柿子
又名草莓番茄
酸甜清脆
只有在鹼性土壤里才能種出
大小比普通番茄略小
普遍帶青肩
這種柿子
相較于本地大番茄
單果重量小 產量低
相對稀缺珍貴
營養價值豐富
它富含的維C含量
高于普通西紅柿3.7倍
鈣量
高于通西紅柿2.4倍
鹼地鐵皮柿子
糖度最低為8 最高達12個值
而普通西紅柿
糖度只有5-6個值
青甜小番茄
最大特點是純甜無酸口感
每顆小番茄的糖度都在10個左右
皮薄肉厚 汁水充足
一口咬下去 汁水滿溢果香濃鬱
和傳統紅色小番茄相比
青甜小番茄的甜度更高 更脆爽
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它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低卡高營養
非常適合減脂期飲食
自然成熟的方式
也確保了它不含有催熟化肥毒素和農藥殘留
味道更加純正
紅薯界“天花板”——岳龍紅瑤
西瓜的甜度是12°
荔枝20°
寧河岳龍鎮的“紅瑤”紅薯
甜度能達到50°+
因當地獨特的土壤環境與氣候通過試種紅瑤品種的長勢、品形、外觀、口感俱佳成為國內較獨特的適合種植區域
2024年
岳龍鎮及周邊鎮村
共種植了近3萬畝紅瑤甘薯
佔到了全國總種植面積的“半壁江山”
成為“中國紅瑤之鄉”
總產值突破1.9億元
從幾十畝的“試驗田”到萬畝的“大產業”
如今
岳龍紅瑤甘薯已走出國門
成為一塊金字招牌日益閃耀
刷新“新鮮”認知——勸寶韭菜
一把韭菜從田間到餐桌要分幾步?
寶坻勸寶韭菜
直接刷新你對“新鮮”的認知
在天津勸寶放心韭菜基地
一棵棵翠綠新鮮的韭菜
被收割後配送到加工車間
進行統一處理、包裝,依托冷鏈物流
半天內即可運抵各大商超
清晨還長在地里的韭菜
中午已被端上餐桌
這速度堪比外賣
勸寶韭菜
喝著薊運河、潮白河的水
長得翠綠肥厚
有著特有的辛香氣味
成為“綠色”健康的餐桌美味
百年歷史——沙窩蘿卜
"沙窩蘿卜賽鴨梨"這句民間諺語生動地道出了沙窩蘿卜的優良品質
天津沙窩蘿卜產自西青區辛口鎮小沙窩村這里土質上沙下粘特別適合蘿卜的生長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正宗的天津沙窩蘿卜皮薄、肉質翠綠鮮嫩多汁 味如水果營養價值高VC含量高于蘋果、梨8∼10倍成為蘿卜界的“愛馬仕”
價值躍升——七里海河蟹
“南有陽澄湖,北有七里海”
七里海河蟹因生長在七里海水域而得名
曾是明、清時代的宮廷貢品
七里海這片純凈的濕地環境孕育出了肉質緊實 蟹黃飽滿的優質蟹種
如今七里海河蟹已構建起覆蓋蟹苗培育、成蟹養殖、市場推廣的全鏈條育繁推一體化產業體係
實現產業價值飛躍
品牌價值達5.18億元
從金黃稻田到智能車間,從良種研發到電商熱銷,天津以 “農” 為筆,繪就振興畫卷。金谷鑫農育新種、拓基地,優質小站稻開發公司建鏈條、保民生,稻蟹種養、米糕文創更添活力。這片土地上,科技賦能農業,產業帶動增收,“農” 墨重彩間,三農碩果滿枝,津城碩果,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