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馬丁·雅克:中國正以非常正確的方式應對當前世界亂局
2025年是英國著名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客座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亞洲研究中心高級客座研究員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開啟中國研究的第32年。日前,80歲的他在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期間接受第一財經的採訪,在他看來,當前全球局勢處于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危機正以罕見的形式發生。
“其實這一切早在2008年就已有跡可循。當時的情況已顯示美國的政治精英已逐漸失去自信,同時世界也見證了中國的崛起。”他說道,“2016年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總統,美國徹底轉變了對中國的態度。不僅僅是共和黨人,這是兩黨的共識:試圖通過各種途徑遏制中國的崛起,或者改變這一趨勢。”
馬丁·雅克認為,當前這場危機的本質是全球的權力重心從西方轉移到東方,“這就是根源所在。在找到某種解決方案之前,這場危機將持續”。
他以1929年後英國所面臨的情況進行為例,彼時面對英國的崛起,美國也有深刻的危機感。“此後,美國政府在20世紀30年代觸發關稅戰。如果沒記錯的話,彼時的世界被劃分為英鎊區、美元區和法郎區,這些都是各國以鄰為壑政策的產物,本質是分裂的貨幣集團。”他回憶道。
“此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又結束。當然,我並不是說現在全球范圍內也會發生這種衝突。在當時,世界完全處于非常不可預測的境況中。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什麼。”馬丁·雅克說道,“如今這場危機,雖然表現的形式不一樣,但本質相同,都是權力的轉移。我們每個人都處于這樣一個充滿不穩定、不確定性、衝突和危險的大環境中。”
當被問及對未來前景的預期時,馬丁·雅克說,他對中國的崛起很樂觀,也很有信心,而且從長遠來看,中國正處于比美國更具優勢的地位,“中國正以非常正確的方式應對當前世界的亂局,盡管這一過程中困難與挑戰都不小。”
他解釋道,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經濟力量;在技術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美國正試圖在半導體領域與中國較勁,但我認為那行不通,美國做不到這一點。中國在這一領域正變得非常獨立自主。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國家。世界上30%的制造業產品都源自中國,所以中國在經濟領域有很大的包容性。”他說。
當然,他坦言,當前挑戰不少,“我們看到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在全球橫衝直撞、推行各種關稅政策等,試圖制造一種混亂、不確定性、擔憂交織的氛圍。而遺憾的是,一些發展中國家並沒有看清這一點,他們仍然非常依賴美國,並沒有意識到美國市場其實不那麼重要。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仍會出現各種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