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聽,泉水又響了!102眼古泉復蘇譜寫生態回歸曲

2025-10-19 21:3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短片里各地古泉復涌,有種沁人心脾的感覺,其中濟南趵突泉的畫面就拍攝于幾天前,當時趵突泉的地下水位升到了30.29米,是自1966年以來的最高水位。許多朋友用“泉涌若輪”來形容當時它的樣子。不僅僅是片中的這些古泉,近幾年,隨著許多地方的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回升,102眼幹涸的泉眼實現復涌。很多當地的朋友也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了這些變化。

  “三股水”重生 文創點亮泉城

  地點:山東濟南

  劉心雅,一位在泉水邊長大的濟南姑娘。作為一名文創設計師,她每天辦公的地方距離著名的“三股水”不到百米。清晨,她總會穿過那些被泉水浸潤的老街巷去上班。聽家中長輩說,這里的泉水曾一度停噴,最長的一次持續了926天。直到2003年,泉水才重新開始噴涌,至今已持續奔涌了22年。

  泉水的復涌不僅改變了整座城市的面貌,也為像她這樣的設計師帶來了不竭的靈感。劉心雅希望用自己的設計,讓這份跨越千年的美好,永遠奔涌不息。

  難老泉復流 潤澤“小江南”

  地點:山西太原

  山西太原晉源區晉祠鎮索村村民趙金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據他介紹,遊客們眼前所見的泉水名為難老泉,是晉祠“三絕”之一,現場有不少遊客正排隊與泉水合影,並伸手感受泉水的清涼。趙金生提到,別看如今水量充沛,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地下水過度開採及煤礦大規模開發影響,該泉水的流量曾持續減少。到1994年,泉水徹底斷流;至2008年,地下水位更是降至歷史最低。

  趙金生曾在1994年拍攝下一張記錄泉水斷流的照片,幹涸的水渠中裸露著塊塊發白的鵝卵石,失去泉水的晉祠倣佛也失去了生機。他回憶說,那時自己以為再也見不到難老泉了,這成為他心中一個不小的遺憾。

  近年來,通過實施生態補水、限制採煤、增加植被等一係列措施,難老泉于2023年5月恢復自然流出,並至今保持穩定復流。趙金生欣慰地表示,如今的難老泉已恢復到他童年記憶中的模樣。

  百泉復涌 激活創意小鎮

  地點:河北邢臺

  河北邢臺“1979邢襄創意小鎮”的負責人盧立軍,站在小鎮的“福泉”飛龍泉旁介紹,這處泉眼已成為當地的重要標志。面對人們關于泉水復涌帶來哪些變化的疑問,她帶領大家一同探尋泉水如何為當地注入新的生機。

  邢臺自古水土豐潤、百泉競流,然而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城市擴張與經濟發展,地下水位逐漸下降,多處泉眼出水量減少甚至斷流。經過多年持續治理,自2022年起,邢臺主城區先後有16處泉眼實現復涌。

  泉水的回歸不僅吸引了眾多遊客,也為當地發展帶來了新的靈感。小鎮借此機會,將以往分散的婚紗攝影、禮服定制、婚宴服務等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更加完整的產業體係。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