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 實幹為要——“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係列述評之一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題:大道至簡 實幹為要——“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係列述評之一
新華社記者胡夢雪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即將召開,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歷史發展是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七十余載奮鬥歷程,從“一五”到“十四五”,一個又一個五年,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向勢不可擋的復興進程。
回望來路,“篳路藍縷、充滿艱辛”;眺望前路,“沒有捷徑,唯有實幹”。中國共產黨人深知,一切的輝煌與成就,無不根植于篳路藍縷的創造之力,莫不源自于踔厲奮發的實幹之功。
八百里太行千峰如削。十萬群眾苦幹十載,絕壁間鑿就的“人工天河”蜿蜒綿亙,挺立民族的豐碑,銘刻不朽的精神。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出京就來到紅旗渠,在這里慨嘆:“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幹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
黨的十八大後,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立足民族復興的時代方位,作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鮮明宣示。
黨的十九大閉幕不久,來到中共一大會址重溫初心,豪情滿懷:“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苦幹實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每當歷史行至關鍵航程,新時代領航者總會發出擲地有聲的實幹宣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幹,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幹……唯有奮鬥,才能鑄就輝煌;唯有實幹,才能攻克難關。
起而行之、真抓實幹,這是從黃土地、紅土地一路走來的鮮明品格——
插隊到陜北,打壩造田、建沼氣池、辦鐵業社,一幹七年。公社黨委討論知青習近平入黨問題,大家一致表示“在生產勞動中有苦幹實幹精神”。
後來,為了到群眾中“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申請到冀中基層工作,下力氣搬“文山”、填“會海”,“真刀真槍幹一場”。
在福建,提倡“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在《擺脫貧困》跋文中坦陳:“我是崇尚行動的。”
主政浙江,強調“為政之道,貴在實幹”,號召“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破解轉型發展、爬坡過坎的難題。
初到上海,以“一心為公、一切唯實、一身正氣”自勉,引領上海繼續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每每強調為實幹者撐腰、為幹事者鼓勁,諄諄教導中青年幹部“堅持知行合一、真抓實幹”“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
實事求是、知行合一,這是貫穿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精神氣質——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望這片古老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偉大實踐、偉大精神:“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
五千年來,中國人民革故鼎新、上下求索,開拓山河、墾殖糧田、抗擊災害,建設城鄉、繁榮百業……胼手胝足創造幸福生活,鍛造出實幹篤行的民族特質。
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一連串古代賢哲的論述:荀子“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劉向“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陸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王夫之“知行相資以為用”……信手拈來,熟稔于心。
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趙括“紙上談兵”和兩晉學士“虛談廢務”的故事,警示廣大黨員幹部吸取誤國之鑒,“決不能坐而論道、光說不練”。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結論。”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這是百年大黨蓬勃興旺的成功之道——
抗戰期間,面對重重圍困和經濟封鎖,黨中央帶領陜甘寧邊區軍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墾荒紡紗、興農促工,掀起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2022年,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習近平總書記鑒往知來:“全黨同志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無論我們將來物質生活多麼豐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定不能丟,腳踏實地、苦幹實幹,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從革命年代“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到建設時期“遍地英雄下夕煙”;從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毅探索,到新時代“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奮勇爭先……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黨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的奮鬥史。
“我在長期工作中最深切的體會就是: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說。
兩天後,出席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總書記援引了那句廣為人知的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深諳行動的價值、實幹的力量:“事實是真理的依據,實幹是成就事業的必由之路。”
我們靠實幹創造了輝煌的過去,還要靠實幹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