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多舉措協同全力推進秋收 高科技農機與時間“賽跑”搶收搶種

2025-10-19 14:54: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近日,黑龍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氣,這給秋糧收獲帶來一定影響,農戶們加快秋收進度,晝夜搶收秋糧。

  

  在同江市青河鎮東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機開足馬力,在黑夜中加緊作業。氣象部門預測48小時內會有大范圍雨雪降溫天氣,種糧戶立即組織搶收。

  

  同時,當地的烘幹塔也在不間斷作業。這幾天,售糧戶不斷增加,大家都想趕在下雪前將搶收的糧食盡快出售。

  

  眼下,水稻、大豆、玉米等秋糧也集中進入烘幹高峰期。在五常市,當地糧的糧食加工企業正滿負荷運轉。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截至10月17日,全省農作物已收獲18900.2萬畝,超八成。各地正加緊秋收進度,保障秋糧收獲有序推進。

  山東鄆城:與連陰雨“搶糧” 秋收進入“掃尾”階段

  近期的持續秋雨給黃淮海主產區秋收帶來一定困難,當地正全力搶收烘幹秋糧。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黃淮海秋收進度已過七成。

  

  經過連日搶收,山東秋收進度已過七成。菏澤鄆城縣是受連陰雨影響較大的區域,當地秋收正在“掃尾”。

  

  玉米地里挖開了一道溝,便于積水及時排出來。莖稈上的玉米棒已經都被農戶收走了,剩下的莖稈要等天晴之後土壤幹些了被粉碎還田。

  

  農民溫玉倉2025年種了6畝玉米,由于玉米成熟後遭遇連陰雨,部分玉米棒的頂部苞葉被水浸濕而發生了霉爛。為了把收回來的玉米保存好,村民們紛紛在自家門前扎起便于通風晾幹的大鐵籠子,每籠玉米有1000多斤。

  

  溫玉倉介紹,他2025年玉米每畝產量1000斤左右,等晾幹後會以合適的價格賣掉,再加上村里為農民統一辦理的農業保險賠付,盡管有一些損失,但他2025年的種地收益總體應該還不錯。

  

  記者了解到,溫莊村有900多畝玉米,基本都是溫玉倉這樣的小農戶種植。村里組織大家趁雨小或不下雨的時候,及時搶收,目前基本都收了回來。

  河南:天氣誤農時 科技農機設備助力搶收搶種

  連日來的陰雨天氣,給河南的秋收和麥播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針對這一難題,河南多地採用新型移動式烘幹設備、無人駕駛播種機、深耕深松機等機械,通過高科技手段和時間“賽跑”。

  

  持續陰雨導致糧食搶收面臨“晾曬難、烘幹急”的問題,河南一烘幹塔生產廠家緊急趕制新型移動式烘幹設備,馳援搶收一線。

  

  

  除了秋收,持續陰雨對秋播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在滑縣城關街道薛莊村的田地里,盡管地表仍顯潮濕,但一臺搭載了北鬥導航係統的無人駕駛播種機正平穩穿梭于田間,將旋耕、深松、施肥、播種、覆土等多項工序一次性完成,最大限度減少了對土壤的碾壓,有效解決了濕澇地塊“進地難、整地難、播種難”的問題。

  

  村民張福利介紹,往年遇到這種天氣只能等田里晾幹,很容易錯過最佳播期。現在,有了北鬥導航的無人駕駛播種機,不光能下地,還播得直、播得勻,徹底告別重播、漏播。

  

  此外,為了適時種足種好小麥,滑縣充分利用農機信息服務中心,加強機械組織和調度,錄入信息平臺的拖拉機、小麥播種機等達4000余臺,擴展北鬥衛星5G導航係統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范圍,為來年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遼寧:搶抓農時 糧食收獲進度達到76.1%

  遼寧省各地秋收工作目前已進入關鍵期。農戶們正利用晴好天氣搶抓農時,全力推進秋收進行。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的最新農情調度顯示,遼寧省糧食收獲4098.2萬畝,糧食收獲進度達到76.1%。作為東北大豆主產區,遼寧大豆收割面積已經達到131.9萬畝,收獲進度達到68.1%。

  

  為保障大豆秋收能夠收得更快收得更多,遼寧各地農業部門提前對農機駕駛員開展細致的機收減損方面的針對性培訓,向種植戶全面落實農機報廢更新和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積極推進收割機等大型農機的更新換代,應對平原、丘陵、山區等不同地貌。

  

  同時,收割機上裝備的新型收割臺、脫粒滾筒、糧倉滿溢預警傳感器和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的高效結合,降低糧食損耗率。

  

  據了解,遼寧2025年大面積推廣耐密植、抗倒伏、需養分低的優質大豆新品種,每畝大豆種植數量由之前的8000多株增加到11000株以上。

  

  目前,通過2025年秋收遼寧多地已經進行的實地測收測產數據顯示,在不降低大豆蛋白、脂肪含量的基礎上,畝產提升達到30%以上。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