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堅持推進民主法治建設 為高質量發展夯基固本——“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實踐與啟示述評之五

2025-10-19 12:2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題:堅持推進民主法治建設 為高質量發展夯基固本——“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實踐與啟示述評之五

  新華社記者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十四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為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夯基固本。

  實踐證明,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穩步前行,是我們應對風險挑戰、保障人民福祉、塑造發展新優勢的堅實保障。

  發揚民主: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匯集智慧力量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網絡徵求意見活動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311.3萬條。

  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吸收網民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意見建議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參與度高、覆蓋面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

  “建立與完善AI技術在互聯網平臺的使用規范制度”“優化中西部地區師資配置,為中西部發展提供人才”……一條條睿智、務實之言,讓億萬人民所思所想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決策部署。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十四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壯闊畫卷徐徐鋪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係統闡釋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實踐,對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5年來,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係更加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得到更好發揮——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護航高質量發展,激活經濟活力。

  54個基層立法聯係點讓接地氣的“金點子”直達最高立法機關,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器”;加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係,把代表反映的民意訴求體現落實到國家各方面工作中……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涌動蓬勃生機,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十四五”期間,截至今年8月共召開政黨協商會議49次,有效凝聚共識,促進科學決策;全國政協以高質量協商助推高質量發展,5年來,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等,提出相關提案6000余件……

  5年來,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加好用管用,讓經濟社會發展與百姓期盼同頻共振——

  “村里的老舊房屋整治怎麼做?”“整體村貌如何提升?”……3年前,浙江溫嶺松門鎮松建村舉行了一場“未來鄉村建設項目”為主題的民主懇談。

  吸收各方建言,村里近年來加快老屋“翻新”,為共同富裕注入新動能。“民主懇談,不是為談而談,而是為解決實際問題。”村幹部說。

  廣泛而真實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加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生機活力。

  十四屆全國人大以來,已有80件次法律草案通過中國人大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參與人次近19萬。

  2024年,國務院各部門共採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所提意見建議5000余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2000余項。

  …………

  從決戰脫貧攻堅,到應對人口老齡化;從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到維護網絡空間風清氣正,國家“大事”和身邊“小事”,都充分聽取百姓意見,回應群眾期盼。

  城鄉社區民主管理讓百姓充分參與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管理,政府部門廣開言路讓重大行政決策更加順應民意,探索村(居)民議事會、線上“議事群”……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形式不斷豐富、渠道不斷拓寬,更加“觸手可及”。

  “民主”與“民心”相通。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在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各環節,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長期性制度保障。

  厲行法治: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判決政府部門向企業支付800余萬元補償!

  今年5月,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剛剛施行不久,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首次適用該法,在一起行政案件中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以法治力量為民營企業“撐腰”。作為“十四五”時期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民營經濟促進法彰顯國家以法治方式保障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一個現代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

  5年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推進,更需要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舉旗定向。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法治護航經濟社會發展的頂層設計更加完善。

  “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為新時代新徵程法治中國建設提供科學指引。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制定出臺、落地見效,“十四五”時期法治中國建設漸次展開,戰略部署縱深推進。

  良法善治,護航幹事創業。

  這5年,一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相繼出臺或修改,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日臻完善。

  推進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制定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鄉村振興促進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修改公司法、礦產資源法……

  以法為綱,循法而行。

  3年來妥善處理案件212件,幫助50余家民營企業紓困解難,保障10余萬職工就業……2022年7月設立以來至今年8月,北京金融法院與市工商聯共建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每個案件的辦理不僅關乎一紙判決的兌現,更關乎一個企業的生死、一個產業鏈的發展和數百個家庭的生計。”北京金融法院執行局局長雷運龍說。

  從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到規范平臺經濟發展、打擊“大數據殺熟”和強制“二選一”,再到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持續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法治保障貫穿于立法執法司法實踐全過程,展現法治主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擔當作為。

  改革勢如破竹,法治固本強基。

  這5年,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中的積極作用得到更好發揮,為改革提供更堅實的支撐。

  鞏固拓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成果,監察法進一步修改完善;適應人口發展新形勢,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范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從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到化解經濟金融風險;從抵禦自然災害,到反對單邊制裁,“法治之力”如“穩定之錨”,護航中國號巨輪穿越驚濤駭浪。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十四五”時期法治中國建設蹄疾步穩,為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砥礪前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時代潮流奔涌,事業徵程浩蕩。“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蓄勢待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民主法治建設重任在肩。

  2024年7月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中對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係、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分別作出部署。

  循大道而進,至萬里之遙。

  在新徵程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奮勇前行。

  2024年9月14日、20日,習近平總書記連續出席了兩個重要大會: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和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

  “各級黨委要加強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發展協商民主,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兩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前進方向。

  面對深刻變化的世情與國情,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定力、篤定前行,確保新時代民主法治建設行穩致遠,始終航行在正確航道上。

  守為民初心,擔時代使命。

  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表達民意的“直通車”能否更加暢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適量增設基層立法聯係點,擴大徵集意見建議覆蓋面;國家大事如何更好集思廣益?一大批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在各級人大、政府、政協任職,積極反映所聯係群眾的意見建議……

  面向未來,我們要進一步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完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激發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人民意願貫穿國家治理全程、浸潤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蓄法治之勢,行法治之力。

  在新徵程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必須繼續完善高質量法治供給,讓法治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堅實守護。

  2025年9月29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明家犯罪集團案。11名被告人被判處死刑,多人被判處死緩、無期……

  以雷霆之勢滌蕩黑惡,用正義之劍守護安寧。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緬北電詐集團被依法嚴懲,有力彰顯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權威與尊嚴。

  人民法院加強外商投資司法保護,依法維護“走出去”企業合法權益;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持續完善生態環境公益保護大協同格局;公安機關深入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展望未來,法治建設將更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形成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法律規范體係,構建更加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實現法治與發展有機統一、秩序與活力動態平衡。

  五載砥礪奮進,五載春華秋實。

  “十四五”時期,民主法治建設以思想領航、以戰略布局、以實踐深耕,書寫了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輝煌篇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扎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將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匯聚起更加磅薄的力量。(記者羅沙、熊豐、劉碩、馮家順)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