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更年期女性易潮熱、盜汗、骨質疏松,學會調整飲食很重要 | 世界更年期關懷日

2025-10-18 18:48:00
來源:健康中國
字號

  女性步入更年期,卵巢的內分泌功能會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隨之波動式下降,進而引發一係列身體變化。數據顯示,女性在更年期每年骨量流失1%∼2%,若不加幹預,之後患骨質疏松症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同時,雌激素水平降低還可能影響血脂代謝,使得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上升。此外,更年期女性的基礎代謝率平均降低5%∼10%,這意味著身體消耗能量的能力減弱。如果仍然保持以往的飲食習慣,很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脂肪堆積。因此,在飲食調節上,不僅要補充特定的營養素,還要合理控制能量攝入。

  平衡好四大核心營養素

  

  骨骼健康的守護者

  鈣是更年期女性最需要補充的營養素之一。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加速鈣的流失,充足的鈣攝入能夠有效減緩骨量丟失,預防骨質疏松症。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建議,50歲以上女性每日應攝入1000∼1200毫克鈣。乳制品是理想的鈣來源,每100毫升牛奶含鈣約104毫克,每日飲用300∼500毫升牛奶,即可滿足約50%的日常補鈣需求。除了牛奶,酸奶、奶酪也是不錯的選擇。乳糖不耐受的女性可以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牛奶,或者食用豆制品、深綠色蔬菜、堅果等含鈣豐富的食物。例如,每100克豆腐含鈣約164毫克,每100克菠菜(焯水後)含鈣約66毫克。

  鈣的吸收離不開維生素D的幫助。適當曬太陽能夠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建議更年期女性每天在陽光下暴露15∼30分鐘,避開正午強光時段。如果無法保證充足的日曬,也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D制劑來滿足需求,一般每日補充400∼800國際單位。

  大豆異黃酮

  植物雌激素的力量

  大豆異黃酮屬于天然植物雌激素,其分子結構和人體雌激素極為相似。它能與體內雌激素受體結合,發揮雙向調節作用。當雌激素水平較低時,它可補充雌激素;當雌激素水平較高時,它又能起到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每天攝入50∼100毫克大豆異黃酮,有助于緩解潮熱、盜汗等更年期症狀。

  大豆及其制品是大豆異黃酮的主要來源,每100克黃豆中含有約128毫克大豆異黃酮,每100克豆腐中含有約27毫克大豆異黃酮。常見的豆制品如豆漿、豆腐、豆皮、豆腐幹等,大家都可以適量食用。但要注意,雖然豆制品對更年期女性有益,但也不能過量食用,每天食用大豆及其制品相當于50∼100克黃豆為宜。

  膳食纖維

  腸道健康與體重管理幫手

  更年期女性的腸道蠕動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弱,導致便秘發生。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蠕動,預防和改善便秘。同時,膳食纖維具有很強的飽腹感,能夠減少其他高能量食物的攝入,有助于控制體重。

  膳食纖維分為可溶性與不可溶性兩類。可溶性膳食纖維如燕麥β-葡聚糖,能在腸道中形成凝膠狀物質,減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輔助穩定餐後血糖;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如蔬菜中的纖維素,主要通過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來改善排泄功能。例如,每100克燕麥片含有約10.6克膳食纖維,每100克蘋果(帶皮)含有約2.4克膳食纖維。更年期女性每天要攝入膳食纖維25∼30克。

  ω-3脂肪酸

  心血管健康的保護傘

  雌激素水平降低會幹擾血脂代謝,致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ω-3脂肪酸具有調節血脂、抗炎、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對心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ω-3脂肪酸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深海魚類如三文魚、金槍魚、鱈魚等是其優質來源。每100克三文魚約含有2.7克ω-3脂肪酸。如果不喜歡吃魚,也可以通過食用亞麻籽、奇亞籽、核桃等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來補充。α-亞麻酸在體內可以轉化為EPA和DHA,但轉化效率相對較低。當然,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魚油制劑。

  來源:《大眾健康》雜志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周艷娜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 于康

  策劃:余運西 王寧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