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老牌子 開辟新賽道——新疆204萬余戶個體工商戶迎來發展新機遇
“盼了多年,終于保住了老牌子!”前陣子,在庫爾勒市政務服務大廳,王亞方手捧一張嶄新的營業執照難掩激動。
王亞方創于2010年的“金恩萊坊”手握3個商標,蛋糕店的客源也從零散顧客變成穩定的家庭客戶、周邊企業,小店的甜香慢慢成了庫爾勒市民舌尖上熟悉的味道。然而,10多年來,因一直屬于個體工商戶,在融資、投標等方面受限,發展步履緩慢。
“就像穿著草鞋跑馬拉松,再能跑,也跑不過穿跑鞋的。”王亞方感慨道。
王亞方的煩惱,正是新疆204.02萬戶個體工商戶“成長困境”的縮影。個體工商戶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常因法律風險、融資受限、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遇到瓶頸。
為破解這一難題,“十四五”期間,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激發市場活力,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自治區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年)》;2024年2月,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多個部門出臺《關于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採取42條措施對個體工商戶進行分型分類精準幫扶。2024年11月,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突破技術瓶頸,借助新疆政務服務係統,實現個體工商戶僅通過簡單變更流程即可升級為企業,並保留原個體工商戶成立日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登記檔案、年報公示信息以及原名稱中的字號和行業特點等;今年5月,新疆印發《自治區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方案》,實現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涉及的登記注冊、公章刻制、稅務發票、銀行開戶、五險一金等流程“一網集成辦”……一係列政策環環相扣,以“個轉企一件事”等多項突破性細則,為個體工商戶開辟了從“小船”到“巨輪”的成長通道。
其實,早在2016年,隨著王亞方第三家蛋糕店逐步進入正軌,他就有過轉型的念頭。可當時的政策要想“個轉企”,只能先注銷原來的個體工商戶,再注冊新的企業。“擔心換了營業執照,客戶不認可。”王亞方說。
隨著新疆不斷出臺支持轉型升級政策,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可通過變更登記直接轉型為有限公司,且保留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成立時間、名稱字號和相關行政許可。一條清晰的“成長通道”被打通。
王亞方的“金恩萊坊”更名為新疆金恩萊坊食品有限公司。“老牌子保住了,好政策助力我們去談更大的合作,企業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他說。
8月18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個體工商戶正在咨詢“個轉企”業務。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索蓉芝 攝
我區各地州市持續優化“個轉企”轉型升級服務。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個轉企”全流程服務痛點,通過設立綠色通道、優化辦事流程、強化政策銜接、深化宣傳助企等係列舉措,全力打通個體工商戶轉型的“最後一公里”,為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們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個轉企’綠色通道,依托‘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平臺,實現‘個轉企’執照辦理、印章刻制、發票申領、就業社保等登記業務的‘一表申請、一次辦結’,實行次要材料容缺受理,推動‘個轉企’1個工作日辦結。”巴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登記注冊科科長熱米娜·甫拉提介紹,巴州組建了由30人組成的10個“幫您辦”志願服務隊,為“個轉企”提供“一對一”全流程指導。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的基礎上,結合個體工商戶轉企需求,建立了“個轉企”培育庫,今年納入200戶個體工商戶。
和田地區將“個轉企”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重要舉措,依托新疆政務服務係統實施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一件事”,市場監管、稅務、社保、公積金、銀行等部門業務流程重塑、數據共享,多項服務並聯辦理,“個轉企”開通綠色通道,大幅壓縮了辦理時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近年來,和田地區已成功推動934戶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
“通過重塑辦事流程、優化服務模式、提升審批效率,讓‘個轉企’辦理真正實現‘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破解個體工商戶‘不能轉、不願轉、不想轉、不敢轉’的難題,幫助更多個體工商戶卸下負擔、實現成長。”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處副處長董安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