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向上!中國外貿增速逐季加快
頂住壓力,逆勢向上!
10月13日,海關總署新鮮出爐的外貿三季報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3.61萬億元,同比增長4%,比前8個月加快0.5個百分點。
“成績來之不易”。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在當天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總的看,前三季度,各地各部門攻堅克難、努力拼搏,廣大外貿企業積極應變、開拓創新,我國外貿韌性彰顯、結構優化,實現了量質齊升。
著眼細分數據,外貿“穩中向好”的“面貌”更加清晰,抗壓抗逆能力進一步顯現。
從季度看,增速逐季加快。從一、二季度分別增長1.3%、4.5%,到三季度增長6%,我國進出口已連續8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與此同時,三個季度進出口規模均在10萬億元以上,保持了歷史較高水平。從月度看,9月當月進出口4.04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創年內單月新高,出口、進口則連續4個月同比雙增長。
從出口端看,我國出口有效應對多方面壓力和挑戰,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出口19.95萬億元,同比增速達到7.1%,連續8個季度保持增長;從進口端看,盡管同期進口13.66萬億元,同比下降0.2%,弱于出口,但降幅相比前8個月收窄1個百分點,表明隨著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發力,國內需求正在改善。
支撐外貿逆勢向上,“密碼”是什麼?
透過“含新量”看,創新水平提升激發增長潛能。前三季度,我國出口高技術產品同比增長11.9%,對同期整體出口增長貢獻率超三成,其中,工業機器人增長54.9%,風電出海跑出“加速度”。此外,品質不斷升級的國潮花燈、盲盒公仔等國貨潮品銷往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透過“主力軍”看,民營企業奮力挑起“大梁”。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61.3萬家,進出口19.16萬億元,同比增長7.8%,已連續22個季度同比增長。特別是今年以來,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持續領先,前三季度佔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達到了57%,較去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地位。
透過“朋友圈”看,積極拓展市場有效對衝風險。國際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是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的前三大貿易夥伴,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4個。此外,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拉美、非洲、中亞等進出口分別增長9.6%、3.9%、19.5%和16.7%;同期,新增135種農食產品的準入,涉及50個國家和地區。
展望下一階段,王軍表示,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外貿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困難增多,疊加去年基數較高等客觀因素,四季度穩定外貿發展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超大規模市場和完整產業體係的優勢突出,進出口保持韌性和活力,這些都將為下一階段外貿穩定發展提供支撐。”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