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9月27日啟幕,看齊魯大地不斷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新高地”

2025-09-28 15:23:00
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
字號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6日訊 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將于9月27日至28日在山東濟寧曲阜舉辦。

  國際孔子文化節自1984年以“孔子誕辰故里遊”為起點,歷經40多年的傳承發展,已成為享譽全球、跨越國界的文化盛典。

  今年正值孔子誕辰2576周年,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有哪些亮點?

  整體活動架構可概括為“1+3+N”:“1”即緊扣“大哉孔子和合共生”這一主題;“3”即三大主體活動,包括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開幕式暨第二十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頒獎典禮、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跟著孔子研學遊”推廣活動;“N”即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各類孔子文化主題文旅活動。

  近年來,國際孔子文化節規格不斷提升。山東深耕人文沃土,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新高地”。

  探源文明,構建沉浸體驗新場景

  山東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發源地、沂蒙精神誕生地。文化底蘊深厚,文物資源富集。

  在這片土地上,有不可移動文物3.35萬處,世界文化遺產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8處,居全國首位。

  國有可移動文物286萬余件/套,備案各級各類博物館796家,博物館總量、一二三級博物館等六個指標居全國首位。

  跟著“文潤海岱遊讀齊魯”山東省十大文物主題遊徑,跨越山東16市73個縣(市、區),你可領略文物資源232處。詳情>>>

  “穿越千年”遊讀齊魯。10個主題遊徑分別為:“禮運東方”海岱考古文物主題遊徑、“斯文在茲”儒家文物主題遊徑、“千年長城”齊長城文物主題遊徑、“流動史詩”大運河文物主題遊徑、“大河印記”黃河文物主題遊徑、“沂蒙精神”革命文物主題遊徑、“營造齊魯”古建築文物主題遊徑、“翰墨石韻”名碑名刻文物主題遊徑、“海不揚波”海防文物主題遊徑、“百年膠濟”膠濟鐵路文物主題遊徑。

  山東全省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被有機關聯、串珠成鏈,你可看到海岱文化、齊魯文化、紅色文化、黃河文化、海洋文化交相輝映、融合發展的燦爛圖景。

  此外,山東還實施“齊魯文化基因解碼利用工程”,成功打造民族歌劇《沂蒙山》、話劇《孔子》等一批精品劇目,創新推出“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遊列車、“好客山東·半島1號”海上遊產品等。據悉,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期間,三大主體活動之一——“跟著孔子研學遊”主題,將精準對接海內外多元化研學需求,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研學資源,推出仁智山水——高山仰止之旅等一批文化底蘊深厚、體驗感強的高品質研學線路,以研學旅遊為載體,傳承弘揚孔子及儒家思想。

  “破圈出海”,拓展國際傳播新路徑

  多年來,山東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今年3月,湯加聖安德魯中學舉行“尼山書屋”揭牌儀式。駐湯加大使劉為民出席致辭並向學校轉交了山東友誼出版社和山東省外事辦公室捐贈的中國書籍,內容涵蓋文學、歷史、哲學等領域。

  尼山書屋“走出去”工程是山東友誼出版社推動中國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探索和實踐。截至6月,已有124家尼山書屋落戶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45個國家,有6萬多種圖書通過尼山書屋走進海外讀者視野。

  舉辦“山東文化周”“我眼中的孔子”全球Z世代圖文短視頻徵集活動等國際傳播活動,成立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協作體……山東著力推動中華文化“破圈出海”。

  另一方面,山東還實施入境旅遊服務提升專項行動,舉辦中外青年學生孔子文化周。

  就在本月,來自23所高校的40位帶隊老師以及來自49個國家的134名中外青年學生齊聚文化聖城——山東濟寧,走近聖人孔子,一起聆聽“美美與共,和合共生”的文明交響。此外,山東還舉辦“與子同學·齊風共鑒”——中外學生共尋齊文化根脈活動等,邀請中外青年學生走進山東實地體驗,向世界生動講述孔子故事、中國故事。

  貢獻新力量,打造交流互鑒新范式

  今年七月,聖水湖畔,曲阜尼山再啟文明對話的千年鐘聲。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係與全球現代化”為弦,奏響了一場跨越71個國家、匯聚560余位中外嘉賓的“和合共生”交響曲。這場思想盛宴,為應對全球挑戰、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如今,尼山智慧持續浸潤著當代。山東堅持“美美與共、和合共生”,連續多年高質量舉辦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創新實施“尼山儒學對話會”等高端人文交流機制,舉辦“斯文在茲”全球文廟書院溯源之旅、“金聲玉振”中外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演出季活動,聯合海內外60余家文廟、書院、儒學機構開展全球“雲祭孔”,向印尼國立孔教高等學院捐贈孔子像,發布“海外人才孔子文化研學行動計劃”等,積極搭建文明交流互鑒橋梁,為促進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積極貢獻力量。

  而在今年,作為孔子文化節的重要板塊,2025全球“雲祭孔”活動將于9月28日9點啟幕。活動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以“仁禮天下和合大同”為主題,創新“主演播室+海內外直播點”形式,聯動全球多地文廟、書院等儒學機構以及海內外幾十家媒體,對各地祭孔活動進行集中展示和講解,打造一場跨越國界、貫通古今的文明交響。

  2025全球“雲祭孔”活動將實現海內外聯動。國內方面,將直播國內40余家文廟祭孔典禮,曲阜孔廟主要有樂舞告祭、敬獻花籃、恭讀祭文等儀式;衢州孔廟祭孔活動突出“現代人祭孔”“百姓祭孔”的特點。海外方面,日本東京孔子廟等20余個站點聯動直播,展現儒家文化跨越國界的生命力。在全社會參與方面,2025全球“雲祭孔”活動將廣泛聯動世界各地文廟、孔廟、書院、學校、孔子學堂、儒學機構、華人社團等社會各層面力量,形成“全民參與、共傳文脈”的生動局面。在長效化傳播方面,將在中國孔子網等媒體開設“全球‘雲祭孔’回顧”專題欄目,建立“全球祭孔資源庫”,開通線上祭孔平臺,打造“不落幕”的文化空間。

  探源文明,對話聖賢,在齊魯大地,孔子思想將繼續煥發新生,山東也將繼續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新高地”!

  閃電新聞記者 劉岩 報道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