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華全媒+|豐收在望 各地多舉措抓好秋糧生產

2025-09-18 10:2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當前,秋糧陸續進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後的窗口期,落實落細各項增產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糧生產,確保秋糧豐產豐收。

  在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恆山玉米專業合作社的一處地塊,一臺臺大型收割機往來穿梭,一排排飽滿的大豆植株被精準卷入機身,金黃的豆粒隨即通過出糧口涌入運糧車。

  “今年合作社共種植7萬畝作物,其中玉米3萬畝、大豆4萬畝。自14日起大豆收獲工作已啟動,16日開始收割玉米,秋收比往年提前了約半個月。”合作社理事長單慶東笑著說,今年積溫偏高,作物成熟時間提前,整體長勢好于往年。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恆山玉米專業合作社大豆收獲現場。(受訪者供圖)

  秋糧要增產,田管是關鍵。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組建“1+1”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為種植戶量身定制管理方案。“我們將服務延伸至採收、倉儲全環節,助力農戶降本增效。”嘉祥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波說。

  

  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大豆原種繁育基地,一片片大豆長勢喜人。(受訪者供圖)

  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今年夏玉米播種面積32.18萬畝,目前已進入灌漿期。“我們統一購置殺蟲劑、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由專業化服務組織統一開展秋糧‘一噴多促’作業,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作業任務,有效保障秋糧作物豐產豐收。”桓臺縣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中心種植業管理科科長代露露說。

  做好田間管理的同時,各地緊繃農業防災減災這根弦,積極做好病蟲害等災害防范。

  在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內,站長宋顯東正通過全省智慧植保服務管理平臺,查看各地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據悉,全省已布設1萬名村級植保員、3.2萬臺各類監測設備,實現對39種主要農作物、130多種病蟲害的全覆蓋實時在線監測,確保第一時間掌握病蟲動態,及時發布預報預警。

  一些地方已經開始精心組織秋糧收購,確保農民售糧順暢,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三臺縣是四川傳統農業大縣,秋糧收獲正在緊張進行。農村每家每戶的院壩上,鋪滿金黃的稻谷、玉米,村民們借著“秋老虎”的烈陽,抓緊時間晾曬糧食,準備售賣。

  15日傍晚時分,一輛輛拖拉機、三輪車在三臺縣金石鎮黎福村村委會門口排起長隊。農戶將曬幹的稻谷拉到這里,集中銷售給糧食收購企業。村委會院內,堆起的稻谷有一人多高。

  糧食收購企業臺沃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歐陽運勇說,企業在三臺縣施行訂單農業,為農戶提供優良稻種,並提供機械整地、工廠化集中育秧以及無人機植保、機械化收割等托管服務。

  “收獲之後,我們再對稻谷進行定向收購,設定比市場價更高的最低保護價,保證農民的收益,如今在全縣覆蓋農田面積14萬畝,預計今年可收購3萬噸稻谷。”歐陽運勇說。(記者葉婧、孫曉宇、高健鈞)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