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烽火·傳薪火堶這是中國14年抗戰史上第一份抗日宣言!
1931年9月18日夜
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
鐵道“守備隊”炸毀
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
並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
炮轟沈陽北大營
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9日清晨
在沈陽
中共滿洲省委緊急會議召開
會議商議並決定立即發表
《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
也就是“919宣言”
《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手稿。人民網湯龍翻拍
這是一份有著特殊意義的宣言
它是中國14年抗戰史上
也是二戰史上受侵略國家
向法西斯國家發出的第一個正義宣言
這份宣言
讓當時惶恐不安的東北民眾
第一時間聽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聲音
隨後
中共中央發表
《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等
一係列宣言和決議
號召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抗日
東北軍民迅速燃起民族自衛戰爭的烽火
各地青年學生掀起示威活動
工人罷工離廠
國民黨內的抗戰派
民族資產階級和海外華僑
港澳臺胞也加入抗日救亡的行列
群眾性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蓬勃興起
當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
和東北抗日義勇軍的抗戰相繼失敗後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聯軍
逐漸成為東北抗戰的主體
楊靖宇烈士陵園暨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內的烈士名錄。新華網邵守志攝
在零下40攝氏度的林海雪原
朔風凜冽、滴水成冰
戰士們被迫以樹皮、棉絮
甚至煮食靰鞡鞋充饑
為了避免引來敵人
躲在山里露天爬冰臥雪的戰士們
連火都不敢生
即便有時候有條件藏身于“地窨子”
很多人的耳、鼻、手、腳還是被凍掉了
凍傷甚至截肢成為抗聯戰士們
最普通不過的烙印
......
翻開抗聯將士們的回憶錄
許多章節更是不忍卒讀:
“50多天沒有吃糧食”
“百日未見油星、鹽巴”
“擰開子彈取火藥消炎開刀”
“為避免燒火暴露
冬天在雪地里只能抱在一起取暖
睡覺時哨兵半小時就要叫醒
否則會凍死”
東北抗聯將領馮仲雲
在《東北抗日聯軍十四年苦鬥簡史》中
動情地寫道
他們沒有一個人是為了自己
他們全是為我們大中華民族的
被日寇作了奴役的同胞
刻有“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標語的樹幹。來源:《周保中將軍和他的抗聯戰友》
1937年下半年開始
東北抗聯與上級黨組織失去聯係
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下
陷入了極端艱難的境遇
面對“上蘇聯”
和“上長白山貓起來”的建議
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
楊靖宇說:
“我們不能走!我們要是都走了
群眾怎麼辦?
老百姓會怎麼想?
他們就會對抗日復國失去希望了”
面對敵人的誘降
楊靖宇說:
“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
還有中國嗎?”
絕境之下
楊靖宇和他帶領的東北抗聯第一路軍
依然忠誠于黨的使命與誓言:
“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與東北人民
同患難,共生死”
楊靖宇創作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軍歌》,唱出了抗聯將士們永不屈服堅持戰鬥的理由:“奪回來所失的我祖國,解放那牛馬亡國奴生活”。來源:楊靖宇烈士陵園暨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
面對抗日聯軍越來越強烈的反抗鬥爭
日本不斷向東北增派兵力
最多時達70萬人
雖然敵眾我寡
實力懸殊
但東北抗聯以頑強的戰鬥意志
持續打擊侵略者
牽制了日軍南下
為全民族抗戰作出重要貢獻
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
圖為描繪抗日聯軍艱苦鬥爭的油畫。新華社發
“攘外必先安內”
——這是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奉行的政策
資料顯示
1931年至1936年間
國民政府用于“剿共”的軍費
高達8.7億銀元
而對日防禦開支不足其十分之一
“兄弟鬩于牆外禦其侮”
——這是中國共產黨發出的呼聲
它來自一個政黨博大的胸襟
和立于一切之上的民族大義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
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
1935年8月
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號召全國同胞團結起來
停止內戰、抗日救國
1935年8月1日,《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來源:中國檔案雜志
同年12月
在瓦窯堡會議上
正式確立了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1937年7月7日夜
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
又稱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後的第二天
中共中央即發出通電
向全國人民呼吁: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
才是我們的出路!”
“全國上下應該立刻放棄
任何與日寇和平茍安的希望與估計”
號召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
抵抗日寇的侵略
圖為《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來源:人民日報
面對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的形勢
和中國共產黨倡議國共合作抗戰的呼聲
7月17日
蔣介石在廬山宣布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
無論何人
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表現出其在抗戰問題上的進步
9月22日
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
《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23日,蔣介石發表實際上承認
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此後
中國抗戰開始呈現
正面與敵後兩個戰場戰略策應
夾擊日軍的新局面
國民黨軍主力在徐州、武漢等地
進行正面作戰
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
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遊擊戰
牽制和消耗大量日軍兵力
支援配合友軍的正面防禦
八路軍配合忻口戰役示意圖。
經過全民族抗戰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
從約5.6萬人增長到約132萬人
全國黨員人數從4萬多人
增加到120余萬人
紅旗飄飄的敵後抗日根據地
發展為19塊、近1億人口
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
對敵作戰12.5萬余次
殲敵171.4萬余人
東北抗日聯軍等部
獨立奮戰14年
並殲滅和牽制大量日偽軍
為贏得抗戰勝利建立了不朽功勳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紀念大會現場放飛氣球和鴿子。新華社發
十四載苦難歷程
鐵蹄下血雨腥風
無數優秀中華兒女挺身而出
以血肉之軀築起守護家園的鐵壁銅牆
以必死信念開辟走向勝利的光明道路
今天,我們回望那段烽火歲月
致敬那場偉大勝利
更是提醒你我
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資料來源:新華網、人民網、新聞聯播、央廣網、解放軍報等)
策劃:李景璇
文案:王韻
視頻:王韻、杜汶紋、蘇瑋旭
配音:杜聖智
校對:湯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