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減越重?這些“健康食品”你可能吃錯了|科學減重一起來
“姐妹們,我連著喝了一周‘無糖’奶茶,竟然胖了兩斤。”
“你醒醒啊!你喝的‘無糖’奶茶里可能加了植脂末,能量比糖還高呢!”
“啊?原來都是套路!想要減重怎麼這麼難?”
減重路上,姐妹們的疑問特別多,節食太痛苦,運動難堅持,怎麼辦呢?別擔心,醫學營養減重有妙招。
“健康食品”可能並不健康
1.“低脂”不代表低能量。
脂肪的能量密度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高,但這並不意味著低脂食品就一定是低能量的。
為了彌補去除脂肪後的口感損失,很多低脂食品都加入了更多的糖或者淀粉。例如,一些低脂酸奶、低脂餅幹等,含糖量往往較高,能量並不低。長期食用這類高糖的低脂食品,不僅不利于減重,還可能導致血糖水平劇烈波動,增加脂肪堆積的風險。
2.“無糖”不一定不升血糖。
有些食品標注了“0蔗糖”,但這並不代表該食品不含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其他糖分。而且,“無糖”食品雖然沒有添加單糖和雙糖,但有些會添加代糖、非糖類甜味劑及抗性糊精、聚葡萄糖等膳食纖維,過量食用含代糖的食品,可能會影響腸道菌群,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此外,一些所謂的“無糖”食品即便符合國家規定的“0添加糖”標準,但其原料本身可能富含糖分,如果汁、乳制品、糕點等淀粉制品,過量食用仍有可能發胖,或導致血糖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過度依賴“低脂”“無糖”食品,可能會破壞身體的營養平衡。
脂肪在人體中發揮著多種重要作用,如提供能量、支持細胞功能、幫助吸收脂溶性維生素等。如果過度限制脂肪攝入,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皮膚幹燥、免疫力下降等問題。碳水化合物也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之一,有些人過度“斷糖”,避免攝入碳水化合物,會使身體缺乏能量,導致疲勞、頭暈等症狀,還可能使身體代謝率下降,反而影響減重效果。
什麼樣的減重速度是科學的
要想做到科學減重,飲食方面需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均衡飲食。
每日膳食應包括多種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優質蛋白質及健康脂肪(橄欖油、魚油、堅果等),以確保身體攝入足夠的營養素。
2.控制總能量攝入。
減重的關鍵在于攝入的能量要少于消耗的能量。推薦選擇低能量、高營養密度的食物,並合理控制每餐的食用量,避免過度進食。
3.關注營養成分表。
在購買食品時,不要只看包裝上“低脂”“無糖”等標識,還要仔細查看營養成分表,了解食品中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的含量,以及是否含有其他添加劑等信息,從而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從醫學角度講,我們希望減掉更多的脂肪。但實際上,正常的體重下降包括水分丟失、脂肪減少和肌肉減少三部分。脂肪的消耗實際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減去1千克脂肪需要消耗7200千卡能量,很多所謂的“網紅減重法”聲稱可以快速減脂,是不現實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強調,科學減重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較為理想的減重目標應該是6個月內減少當前體重的5%∼10%,合理的減重速度為每月減2∼4千克。
體重下降過快,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情緒異常、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問題,長期來看,也會導致減重難以堅持、容易反彈,有些人甚至還會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抑鬱、厭食等問題。
注意越減越重的幾個陷阱
拼命運動+節食,為何體重卻不見下降?
吃沙拉吃到臉色晦暗,在健身房“擼鐵”直到四肢無力,可體重秤上的數字卻像被膠水粘住了一樣紋絲不動……如果你有如上困擾,可以對照一下是不是掉進了以下減重陷阱。
●飲食中隱藏著能量攝入。
●飲食結構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佔比過高,蛋白質攝入不足。
●進食速度過快。
●運動量不足或運動方式不當。
●運動後補償心理作祟,過度放松,折損了減重成果。
●睡眠不好和壓力過大,也是減重路上的攔路虎。
可以通過運動實現局部減重、打造更好的身材嗎?
人體脂肪的調節是全身性的,並非針對哪個部位運動訓練,就可以減少哪個部位的多余脂肪。減重的核心還是能量的負差,即能量的消耗大于攝入,才會實現體重下降、全身脂肪減少。
我們在做局部運動時,只能強化局部肌肉的收縮能力,不能真正燃燒某一部位的脂肪。但運動尤其是抗阻運動,可以強化局部肌肉的力量,使身體局部更加緊致,腰圍、臂圍、臀圍等變小,可能體重並沒有發生變化,而體形發生了改變。
同時,運動可以增加脂肪燃燒、調節內分泌狀態、改善胰島素抵抗,還具有一定的調節代謝的作用。
通過科學減重,我們不僅能改善身體健康,還能提高生活質量。每一步的努力都值得肯定,讓我們攜手行動,踐行健康生活方式,為美好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管營養師 呂凈 崔銘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