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堶體育消費潛力,如何釋放?
9月4日,《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印發,從擴大供給、激發需求、壯大市場主體等六個方面,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體育消費的潛力究竟有多大?它又將如何進一步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兩大亮點:提高職業賽事水平 加強國際賽事統籌
最新發布的《意見》為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溫州大學奧林匹克與全球體育善治研究院院長易劍東重點解讀了兩大政策亮點↓
易劍東:有兩個亮點我印象比較深,第一個是提高職業賽事的發展水平。因為現在各地有很多業余的體育賽事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甚至全場爆滿,而且讚助商也蜂擁而至,但是我們的一些職業賽事確實不是特別理想。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講,職業賽事要在借這股政策的東風,我覺得提高它自身的運營水平。
第二個是我們要對各地申辦籌辦的國際賽事加強統籌。我們國家這些年辦的國際賽事也很多,但是感覺有一些統籌不夠,尤其是各地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的統籌、知識資產的統籌都有些欠缺,所以導致我們在籌辦賽事過程當中有些浪費。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家籌辦賽事非常辛苦,如果有更好的知識資產來助力,以及外部的人才收入,還有體制機制更加理順,我們的賽事可以辦得更加順暢,包括賽事的效益也可以更好。
賽事安保如何“恰到好處”?
最新政策對體育賽事安全提出多項調整,涉及賽場容量、安保配置及票務管理等核心環節。這些舉措對于未來整個賽事產業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易劍東:安全和安保是整個賽事的核心和靈魂。我們國家從2014年的46號文就提出這個問題,這些年一直在逐步改善和完善,但是我們沒有精細化制定不同項目、不同賽事的安保標準。從一定意義上講,要根據賽事的特徵、當地的特點,以及不同項目國際上運作的經驗等等,來統籌做好賽事,尤其是在安保問題上不要過度,也不要不足,所以把握起來需要很好的平衡藝術。
體育場館建設 什麼最重要?
《意見》明確提出通過新建、改建、升級和延長開放等多種方式擴大體育場館供給。在這些具體措施中,哪些最為關鍵?專家解讀↓
易劍東:我覺得很重要的是要把場地建在老百姓的身邊。很多老百姓為什麼不願意去從事體育活動,甚至有些青少年從事體育活動不夠積極,是因為他坐在房間里打遊戲就特別便利,而體育場館不是那麼便利,有的離得遠,有的進入不方便,有的預約不便利等等。因此,打通人們進入體育場館的“最後一公里”是很重要的。
體育產業能否成為支柱產業?
面對“到2035年將體育產業打造成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不少人存有疑慮:體育產業這匹“小馬”能否拉動國民經濟這架“大車”?專家指出,衡量體育產業的價值不能僅看其直接GDP佔比,更應關注它對其他產業的推動、拉動作用。
易劍東:我個人對體育產業給國民經濟的定位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因為體育產業它的核心功能可能是在GDP里面佔據更大的份額,但更重要的可能是通過體育產業培養更好的國民素質,以及通過體育產業拉動、推動和帶動其他相關產業,讓它為國民經濟間接起作用。比如畜牧業、環保業等,在國際上已經有非常好的經驗,這些產業在借助了體育產業的發展以後,可以實現倍增效應。所以體育產業對國家的貢獻不應只看到GDP貢獻多少,而是它對其他產業的推動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