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學者:“上海精神”至關重要 中國為上合組織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國際在線報道: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天津舉行。這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會議議程及相關成果吸引了全球目光。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亞太部副主任安娜斯塔西婭·比亞塔奇科娃(Anastasia Pyatachkova)在接受國際在線專訪時表示,“上合大家庭”不斷壯大的動力,既源于成員國間的務實合作與共同利益,更在于“上海精神”核心理念的吸引力。她稱讚中國始終以建設性姿態推動組織發展,持續為其他成員國創造發展機遇。
安娜斯塔西婭·比亞塔奇科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比亞塔奇科娃表示,自1996年的“上海五國”機制起步,到2001年正式成立,上合組織已成長為擁有10個正式成員國的重要區域組織,成員國數量幾乎翻倍,且近年來新加入多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與此同時,上合組織的議程早已超越政治、安全議題,如今已覆蓋經濟、文化等廣泛的合作領域。她舉例稱,過去五年間,上合組織成員國間貿易額持續攀升,創下歷史新高,2024年,中國與其他成員國的貿易額已突破5124億美元。
在分析上合組織不斷發展壯大背後的原因時,比亞塔奇科娃指出,國際社會對上合組織的關注與日俱增,這既源于加入上合組織帶來的切實利益,也源于該組織倡導的核心理念。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內涵的“上海精神”對當今世界至關重要,這些歷久彌新的思想為應對全球轉型和共同挑戰提供了關鍵框架。
比亞塔奇科娃強調稱,中國作為上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在該組織發展進程中持續發揮建設性作用,貢獻了一係列促進成員國共同福祉與繁榮發展的重要理念。例如,中國率先提出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三股勢力”的概念,該理念已成為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的核心行動依據。此外,在去年阿斯塔納峰會上,中國倡議將2025年確立為“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年”,該提議獲得了其他成員國一致支持。“我們能夠看到,中國始終秉持建設性立場,持續為各成員國創造新發展機遇。”
比亞塔奇科娃還提到,俄羅斯與中國在上合組織框架下持續深化雙邊關係,同時借助該平臺匯聚豐富資源與合作夥伴,推動雙方在多邊層面有效落實諸多關鍵合作倡議。過去十年間,在俄中兩國共同努力下,上合組織作為歐亞區域穩定基石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為維護地區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她相信,此次天津峰會為上合組織發展擘畫嶄新藍圖,俄中兩國在國際合作中秉持相同價值觀,雙方未來必將取得更加豐碩的積極成果。(宮夢薇 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