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海河之濱 見證和合(環球熱點)

2025-09-02 08:25: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初秋,渤海灣畔海潮奔涌,海河兩岸燈光璀璨,沽水流霞迎接遠客。設衛築城600多年的古都天津,以嶄新風貌迎接“上合時刻”的到來。

  9月1日,習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和“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一次跨越山海的和合對話。習近平主席同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聚首海河之濱,總結上合組織成功經驗,擘畫上合組織發展藍圖,凝聚“上合組織大家庭”合作共識。

  多位國際人士和外媒記者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此次峰會是一屆友好、團結、成果豐碩的峰會。峰會通過的關于加強安全、經濟、人文合作和組織建設等24份成果文件,為上合組織未來發展指明前行方向、注入強勁動力,將推動上合組織邁入更加團結、更重協作、更富活力、更有作為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上合組織發展壯大的“成功密碼”

  這些天,行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天橋橫幅、沿街彩色道旗上,“弘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在行動”等標識格外醒目。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核心內涵的“上海精神”,成為此次峰會的一個熱詞。

  “‘上海精神’在當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上合組織大家庭各國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及政治體制,但強調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致力于向全世界傳遞促進和平發展、維護多邊主義的信號。”印度主要財經新聞頻道CNBC-TV18顧問編輯拉胡爾·希夫尚卡爾表示,上合組織、金磚合作機制等以全球南方國家為主要成員的國際機制,更具包容性,為人們帶來新的全球治理視角,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

  巴基斯坦獨立新聞社高級記者阿卜杜勒·瓦吉德·汗表示,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上合組織在各領域的相關舉措都確保各國平等協商,不斷增進互信。上合組織匯聚了多樣文明,尊重各國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與發展模式,並將這種差異轉化為發展與合作優勢。

  去年7月接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以來,中國已實施完成100多項主席國活動,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主席國口號、擦亮“上海精神”金字招牌。

  “俄羅斯也有一句諺語,意思是:‘我們同舟共濟’。當前全球經濟正面臨諸多挑戰。要克服這些困難,國際社會可共同加強合作。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有著共通的理念。”米哈伊爾·格洛夫寧說。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積極倡導‘上海精神’,在參與全球治理中展現出一種新的國家間相處模式,這種模式強調各國間平等相處、相互尊重。對那些致力于為本國人民謀求最大發展福祉的國家來說,‘上海精神’必然會引起巨大共鳴。”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記者羅曼·齊斯金認為,“上海精神”與各國追求和平發展的理念是相通的,是指引不同國家友好相處的一種建設性方式。

  攜手推動地區繁榮發展

  8月28日10時,天津新港北站。一列滿載醫藥、電器、食品的中歐(中亞)班列啟程,將由內蒙古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境,預計8天抵達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這是今年以來,國鐵北京局在天津地區開行的第464列中歐(中亞)班列。

  近年來,開行數量持續增加的中歐班列,不僅架起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橋梁,也見證了上合組織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

  “在莫斯科乃至俄羅斯各大城市,只需留意街道上往來穿梭的車輛,便不難發現大量中國汽車的身影。這正是中俄兩國在工業與貿易領域合作不斷深化的重要體現。”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格洛夫寧表示,“從區域合作來看,上合組織成員國在鐵路運輸、汽車工業等領域的合作已取得顯著進展,這一趨勢在俄羅斯市場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近年來,許多中國企業積極投身上合組織國家數字化轉型建設,5G網絡、智慧城市、移動支付等一係列項目加速落地。

  “中國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投資建設工業園區與物流樞紐,同時還為烏茲別克斯坦吉扎克工業園吸引投資,這些項目為中亞地區的工業發展與交通基礎設施完善提供了支持。中國還積極參與烏茲別克斯坦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烏茲別克斯坦中亞國際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沙夫卡特·阿林別科夫指出,上合國家間的工業合作為區域引入創新技術、實現生產本地化及發展價值鏈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不僅促進了巴國內互聯互通,緩解了當地電力短缺危機,還創造了大量就業與教育機會,為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

  “巴基斯坦人常說,我們與中國的友誼比山更高,比海更深。我們認可中國的發展及提出的相關政策。”對于上合組織及其框架下巴中一係列合作成果,巴基斯坦薩瑪電視臺主播伊爾凡·阿什拉夫給予高度評價,“上海合作組織是各成員國為實現發展、進步、和平等共同目標而凝聚力量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上合組織蓬勃發展,“朋友圈”不斷擴大。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傑表示,上合組織框架下的雙多邊合作覆蓋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是多極世界中捍衛自由貿易及多邊主義的重要力量。

  同築互利共贏之路

  成員國領導人簽署並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批準《上合組織未來10年(2026-2035年)發展戰略》,發表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聲明、關于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聲明,通過加強安全、經濟、人文合作和組織建設等24份成果文件……此次峰會達成的一係列合作成果,將有力推動上合組織各方同築互利共贏之路。

  米哈伊爾·格洛夫寧表示,中國正積極引領上海合作組織在經濟領域的協作。“本次峰會釋放出諸多積極信號。各方有望進一步深化經濟往來,加強多邊協作,推動貿易與投資便利化,促進實體經濟對接。上合框架下的多項務實合作舉措,有望為各方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機遇。”

  “在不斷演變的國際和地區形勢下,上合組織已經成為區域和平、穩定、發展和繁榮的新希望。此次峰會達成的一係列合作計劃,為區域合作與發展提供了清晰指引。”阿卜杜勒·瓦吉德·汗表示,上合框架下的反恐合作、經貿合作對巴基斯坦意義重大,有助于加強巴基斯坦與上合其他成員國之間的政治與經濟關係,促進各國攜手推動地區和平發展。

  沙夫卡特·阿林別科夫十分關注上合組織在產業合作方面的計劃。他認為,在全球經濟遭遇挑戰的當下,上合國家間的工業合作正變得尤為重要。通過整合龐大的人力潛力與自然資源,上合組織成員國完全有能力構建可持續的產業鏈,並發展互補性產業。“本次峰會對未來上合國家加強工業合作、明確具體項目實施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翁詩傑表示,作為上合組織創始成員國,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契合上合組織國家的共同訴求,也為上合組織發展指明方向。未來,期待上合組織與區域內其他多邊合作平臺加強對話交流,在促進地區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此次峰會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增強上合組織的影響力與感召力,吸引更多國家參與到上合組織框架下的雙多邊合作中來。”伊爾凡·阿什拉夫說。

  (本報記者李曉宏、彭訓文、李嘉寶、林子涵、徐令緣、王慧瓊參與採寫)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