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穩就業惠民生政策工具箱 讓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
開欄語
7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四穩”定調下半年宏觀政策的重要目標。上海證券報今日起推出“‘四穩’看落實”欄目,通過梳理中央和地方的係列舉措,展現政策落實、落地、落細的進展與實效。
◎記者 陳芳
今年以來,宏觀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7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需求”等。
近期各地出臺係列措施,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完善養老育幼服務體係等。專家分析,隨著惠民生方面的宏觀政策落實落細,我國經濟發展將呈現出更加協調、更加穩定、更有韌性的發展態勢。
強化就業優先導向
就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今年4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四穩”,即“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延續了“四穩”要求。兩次會議均將“穩就業”置于首位,體現出就業優先導向。
近期各地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釋放政策紅利。福建近期印發的全方位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明確,實施一次性穩就業獎補政策,支持重點企業穩崗擴崗;貴州發布的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幹措施提出了8個方面26條具體舉措,將企業、個人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單戶授信額度提高至5000萬元、1000萬元。
擴大新經濟、新業態就業容量是各地支持的重點。福建明確,全面推進網約式零工平臺建設,合理布局零工驛站,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推動從業人員意外傷害商業保險廣覆蓋。貴州提出,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啟動醬香白酒、大數據、旅遊、家政養老、裝備制造等聯盟建設,開設100個校校、校企合作“訂單班”。
“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鞏固當前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因此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出要強化底線思維。我們認為,當前底線思維最重要的是要守住國內經濟社會的‘底線’,而現階段國內經濟的‘底線’應是民生和就業。”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
二季度以來,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二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0%,較一季度下降0.3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表示:“二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就業優先政策持續發力,勞動力市場較為活躍,城鎮調查失業率較一季度有所降低,與上年同期持平。”
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王萍萍分析,當前內需擴大動能尚需增強,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青年、農民工等重點群體以及部分行業就業壓力有所增加。下階段,要繼續用好宏觀政策工具箱,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養老育幼服務體係
近期國家層面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建設普惠托育服務體係、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等政策密集出臺。地方積極跟進落實,並配套出臺了係列舉措,多地持續完善針對“一老一小”群體的公共服務體係,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北京、上海等地近期出臺了生育支持政策,從生育服務、育幼服務、教育服務、住房支持等多方面細化了具體支持措施。例如,北京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及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上海實施女職工產假社保補貼,並鼓勵用人單位為產後返崗女職工設置“生育友好崗”,採取彈性上下班、居家或遠程辦公、靈活休假等柔性管理方式。
養老服務事關超3億名60歲以上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近期,民政部、財政部組織實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山東入選省級試點。山東省民政廳近日明確,採用電子消費券補貼形式,對補貼項目范圍內的個人自付養老服務消費金額予以抵扣,抵扣比例為養老服務消費金額的40%。
“一位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購買價格為100元的居家上門服務,如果使用養老服務消費券按40%比例抵扣後,只需要自付60元。”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志毅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下一步,山東將積極穩妥、有力有序實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切實把政策含金量轉化為惠民生、促消費的實際成效。
上半年,財政部門將基本民生作為財政支出優先領域,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長9.2%、教育支出增長5.9%、衛生健康支出增長4.3%。在章俊看來,下半年可以強化民生領域資金投入,繼續加大教育、醫療、養老、育兒等領域的財政支持力度。同時,加強人力資本投資。此外,持續優化財政資金支出結構,重點投向民生領域,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
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下半年宏觀政策將繼續強化惠民生導向。“民生改善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人力資本水平,進而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居民信心。這本身也能釋放需求潛力,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劉小鴿表示。
將惠民生和促消費結合起來是擴內需政策發力的重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周陳此前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優服務,持續做好擴消費工作:著力推動增強消費能力,讓大家敢消費;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讓大家能消費;持續優化消費供給,讓大家願消費。
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實現平穩增長,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5.4%,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實際增長5.3%。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張毅表示:下階段,要繼續穩定和擴大就業,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穩定居民收入預期,增強居民消費意願,促進居民收入和消費持續穩定增長。
國家信息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認為,強化宏觀政策的民生導向對于推動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銀發經濟、首發經濟等都需要政策予以支持,同時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場景。
在劉小鴿看來,隨著宏觀政策民生導向不斷強化,社會保障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未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進一步增強,我國經濟社會也將呈現出更加協調、更加穩定、更有韌性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