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 堶動畫微視頻:津門潮涌,聆聽古韻新章的和合交響
海河之畔,渤海明珠。近日,“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天津啟動。這是一場邂逅魅力天津,觸摸千年文脈,解讀海河文化,傳承和合之美的深度探訪。
古韻新生,文化薪火照津門。石家大院中收藏的大量名聞中外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和具有中國古建築特色的天津磚雕陳列,訴說著商賈雲集的繁華過往;梁啟超“飲冰室”書齋內,筆墨猶存當年思想奔涌的熾熱溫度;天津博物館借力數字化之翼,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使輝煌的歷史發展脈絡可觸可感;“民園1920街區”的百年磚石,在智慧城市的科技光影映襯下,悄然煥發出時代新顏......天津,正以其豐厚的文化家底和敢為人先的傳承創新,不斷為傳統文化注入源頭活水。在歷史的根係上精心嫁接時代新枝,讓古韻自由呼吸現代氣息,使文化煥發出歷久彌新的時代光澤。
智創未來,渤海灣畔起宏圖。環抱南開、天大等頂尖學府的天開高教科創園,以“一核兩翼”的戰略格局,播撒創新的火種。這里不僅是描繪未來產業藍圖的策源地,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智慧苗圃,匯聚著前沿科技與青年才俊的蓬勃力量。目光轉向渤海之濱,天津港巨輪穿梭如織,萬噸貨物吞吐不息。從千年古港到現代強港,時代洪流中,天津港走得鏗鏘有力。這幅壯闊的高質量發展畫卷,正是中國式現代化步履鏗鏘的生動注腳。津沽大地,正以歷久彌堅的文化韌性與前所未有的創新銳氣,奮力書寫著未來的恢弘篇章。
津門氣象,深得中華文明“和合共生”之精髓。這精髓,是歷史厚重與創新先鋒的和諧統一,青磚古巷的沉穩與智能港口的活力相得益彰;是文明思想與發展探索的同頻共振,先賢智慧啟迪著當代科技人文的突破;更是烽火記憶的沉淀與全球領航雄心的交相輝映,滄桑歷史鑄就了面向世界的自信從容。在這里,傳統是創新其堅實基座;文化底蘊為城市發展注入靈魂、提供不竭動能的源泉。
當海河浪花拍打智能港口的堤岸,當有著百年歷史的五大道“小洋樓”建築群不斷破解“流量密碼”,這座城便以最靈動、最深情的筆觸,在世界文明交融的百花園中,譜寫古韻悠長與時代先鋒交響共鳴、本土特色與世界潮流和諧共舞的“津門華章”。(泰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