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投喂“技能包” 結業即上崗 全國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超512萬人次
記者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了解到,今年以來,國家圍繞增加制造業、服務業緊缺技能人才供給,展開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行動,上半年共完成補貼性培訓超512萬人次。
今年,國家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低空經濟、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生活服務等領域,先後發布數字人才、養老服務、家政服務、長期照護等專項培訓文件,開展分行業、分領域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圍繞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意願,挖掘市場需求,開展針對性培訓。
今年1至6月,全國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超512萬人次,新增取得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85.1萬人次,其中技師及以上13.3萬人次。
瞄準緊缺行業需求
培訓聯動就業
今年的大規模技能培訓提升行動,其中一大特點是把就業公共服務貫穿全程,圍繞新質生產力培育、急需用工行業等,推動培訓和就業協同聯動。
在江西萍鄉湘東區就業之家,新一期的技能培訓班的主題是計算機及外部設備裝配調試。
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 李劍鋒:聚焦企業真實工作場景,開展實操練習,讓學員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崗位核心技能,提升他們的崗位適應力與技術應用能力。
學員糜宇豪此前沒有一技之長,換了好幾份工作,收入都不太理想。得知“就業之家”有免費的技能培訓,他第一個報名參加。
培訓學員 糜宇豪:比較快上手,比較快了解,對自己以後就業還是很有幫助的。
今年以來,江西依托“5+2就業之家”線上平臺,線上線下廣泛收集市場需求和求職者的培訓意向,針對性開展職業技能培訓7.65萬人次。人社部門還挑選了一批用工缺口大的行業,把培訓課堂搬到村民家門口。在新余市渝水區界水鄉,40多名學員就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嬰幼兒護理、營養搭配等保育技能。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界水鄉培訓學員 黃艷:讓我多了一門技術去選擇工作。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 鄒三根:我們還將緊密結合市場需求,推行“崗位需要+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的培訓模式,促進勞動者技能增收。
結業即上崗
養老護理員成熱門職業
今年,國家啟動長期照護等專項培訓計劃,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挖掘出新的就業崗位,養老護理員就成為熱門職業。
在河南舞陽縣九街鎮,新一期養老護理員培訓班如期開課。培訓包括理論課和技能課,集中上課13天。學員考核合格後,可以取得養老護理員等級認定證書,吸引了30多名村民參加培訓。
參加這個培訓班之前,村民薛素霞已經拿到了養老護理員初級和中級證,這次她的目標是拿到高級證。
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九街鎮村民 薛素霞:我對養老行業還挺感興趣的,9月份以後孩子上高中了,我就可以出來工作了。
培訓老師告訴記者,他們是根據市場需求來設計安排課程的。這兩年養老護理學員年齡也逐漸年輕化,還有不少男性也參加到養老護理的行業中來。
河南省漯河市風帆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負責人 李海燕:我們養老護理員還是非常搶手的,就業率非常高,我們在培訓學習期間,會有一些養老機構跟我們預約一些比較優秀的養老護理員,並且邀請他們去養老機構參觀,為下一步他們結業以後去實習就業提前做好打算。
記者採訪期間,不時遇到養老機構前來對接用工需求。
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福壽苑老年公寓主任 趙秀英:我們公寓養老護理員是有缺口的,培訓學校給我們送來了業務知識比較扎實的人員,切實解決了我們公寓的用工難題。
今年上半年,漯河市人社部門已經委托培訓機構培訓了700多名養老護理員,持證學員有的去醫院做護工,有的去養老機構工作,也有的入戶提供服務,成為老人陪護的主要力量。
河南省漯河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 李海平:在培訓過程中我們堅持“兩近”原則,一“近”就是培訓地點近,二是就業地點近,既解決了養老機構的用工問題,又滿足了群眾的就業需求。
技能培訓提升育嬰師“含金量”
不僅是養老,人們對育兒服務的要求也趨向專業化、精細化,各地正通過補貼性技能培訓,提升育嬰師等從業人員的“含金量”。
在江蘇南通的這堂育嬰師課上,48歲的俞海燕正在認真學習小嬰兒洗澡的手法技巧。
俞海燕以前是一名全職媽媽,如今孩子成年了,她報名參加了人社部門組織的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先是參加了家政師培訓,這次她又報了育嬰師課程。
育嬰師學員 俞海燕:家政師學完以後,這邊老師就給我安排工作,現在我又報名學習育嬰師,因為我想多學點技術在身上。
今年,海門區人社局拿出100多萬元財政預算,用于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緊缺型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上半年已有近千人參加,同比增長30%以上。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人社局勞動就業管理處主任 黃裕鶴:我們今年應該要培訓近2000人,在原來的補貼標準上還提高30%,來促進勞動者的素質提升,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
在貴州畢節七星關區零工市場,新一期定向技能培訓班已經提前和用人單位洽談對接,學員們培訓結束就可以上崗。這樣的“訂單式”培訓今年當地已經開展了4期,培訓200多人。人社部門深入調研當地的用工需求,量身定制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培訓課程。何紹平是第一期育嬰培訓班的學員,培訓結束後,她被推薦到當地一家托育中心上班了。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中醫婦幼集團醫院托育中心保育員 何紹平:在培訓課里面我學到了如何科學帶小孩,怎樣和家長溝通,這個培訓平臺讓我們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總臺央視記者 常江 江西臺 河南臺 江蘇臺 貴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