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布達拉宮周邊一甲子變遷記
中新社拉薩8月5日電 題:布達拉宮周邊一甲子變遷記
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新建公園最早以前是一片荒地,水是從布達拉宮前面(南面)過來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父親從日喀則調到拉薩工作,就是負責這條水渠的清理、修建。”近日,在拉薩新建團結公園附近,老城區八廓街70歲的居民索朗邊覺對中新社記者講述布達拉宮周邊的變遷史。
8月4日,在拉薩團結公園藥王山步道眺望布達拉宮,拉薩城市呈現“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麗景觀。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布達拉宮是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邊有宗角祿康公園、布達拉宮廣場等公共區域。8月1日,總投資1.28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團結公園開園,迎接市民及遊客。
8月4日,在團結公園藥王山步道上,休閒、鍛煉的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索朗邊覺也誇讚,“轉經路上又多了一個公園,有湖還有步道通往藥王山。”他說,幾十年間,布達拉宮周邊公共設施和景觀越來越好。
“布達拉宮廣場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建的,更早以前,廣場是一塊空地,有遊樂園、攤位集市,還有一座文化宮,西藏很多重大活動都在文化宮舉行。”他回憶,青年時代,文化宮晚上8點和10點各放映一場電影,擠在窗口搶購兩角錢一張的電影票是青年時代的難忘回憶。
7月29日,遊客在布達拉宮廣場東側人工湖附近“打卡”。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公開資料顯示,布達拉宮廣場、宗角祿康公園等經歷數次改造提升,其中布達拉宮廣場于1994年由中國官方投資1.13億元開工興建;2005年,為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官方再度投資1.5億元對布達拉宮廣場進行改擴建,包含分中心廣場、湖區整治、水係恢復和綠化等。
拉薩市水係生態治理工程項目經理趙程鵬介紹,團結公園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獻禮工程,也是拉薩市中心城區水係生態治理重點項目之一。
“上世紀三十年代,這里是一片荒地,西藏和平解放以後,這一帶逐漸發展起了茶館、農貿市場以及銀行、商鋪等業態。”趙程鵬介紹,新建的團結公園總面積約300畝,承擔著“生態修復、文化傳承、民生改善”三重使命。
趙程鵬說,公園人工湖水源是拉薩河,經幹渠引流而來,流經團結公園後再到羅布林卡,最後回到拉薩河形成活水循環。
在團結公園藥王山一處觀景臺,退休居民多吉和朋友們看著遠處,一一辨認西藏博物館、功德林寺、關帝格薩拉康以及更遠處的拉魯濕地等拉薩著名的地標,他說這里是拉薩最好的觀景臺。“這個步道也特別好,適合老年人。”
8月4日,外籍遊客登上拉薩團結公園藥王山步道。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來自江蘇的遊客楊興強說,這是自己帶著家人第一次進藏,上周乘機飛抵林芝後,租車自駕林拉高等級公路到拉薩。“這兩天先後去了羊卓雍錯和卡若拉冰川,西藏給我們的感覺很震撼。”他說,相比自然風光,這里的人文景觀也讓人印象深刻。
“我們沒有提前做攻略,在拉薩的時間也有限,沒能預訂到布達拉宮的參觀門票,到這里(團結公園)新視角眺望布達拉宮也不錯。”他說,有機會自己還將進藏,深度遊覽、體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