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金臺隨筆)
今天的青少年,只有真正讀懂抗戰歷史、真正領悟偉大抗戰精神,才能賡續好紅色血脈,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希望你們好好努力、奮發圖強,做一個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陽泉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同前來參觀的青少年學生和紀念館工作人員親切交流,囑托“孩子們要爭做民族的脊梁,一定要把我們國家建得更加強盛”。語重心長的話語,激勵廣大青少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挺膺擔當。
歷史的細節處,總是充滿令人感佩的事跡和精神。從“打完子彈就上刺刀衝鋒”的平型關大捷,到“以血肉之軀消滅精良裝備”的百團大戰,多少視死如歸的抗爭,多少氣衝霄漢的戰鬥,多少鮮血鑄就的功勳,才換來我們的勝利。英雄的中華兒女以血肉之軀築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守衛世界和平的鋼鐵長城,這將永遠銘記在每個人心中,銘刻在人類文明史冊。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廣大青少年來說,盧溝橋邊的槍聲、太行山里的抗戰,不只是試卷上一道道填空選擇題,更是一個民族的低沉怒吼;《論持久戰》《論聯合政府》等,不只是閱讀篇目,更是為中國爭取光明前途和命運的光輝文獻。今天的青少年,只有真正讀懂抗戰歷史、真正領悟偉大抗戰精神,才能賡續好紅色血脈,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大落坡反偷襲戰鬥,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直接與敵人刺刀見紅;攻佔戰略要地娘子關,八路軍戰士們冒著濃密火網強攻3個小時;關家跓戰鬥,八路軍一個營退出戰鬥時僅剩6人……百團大戰何以名垂千古?正是在全國抗戰“面臨空前困難”之際,中國共產黨毅然高舉抗戰到底的旗幟,猛烈回擊日寇的囂張氣焰。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形勢多麼險惡、戰爭多麼殘酷,中國共產黨“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今天我們重溫抗戰歷史,就要從中感悟偉大抗戰精神的力量,堅定為國為民的人生志向,學習抗戰英烈浴血奮戰的壯志豪情、抵禦外侮的頑強鬥志、犧牲奉獻的崇高品質,將其作為修身養性、錘煉品格的精神坐標。對青少年而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關重要,要始終走正道、揚正氣,在時代的洪流中不斷涵養浩然正氣、淬煉傲然骨氣、保持昂揚銳氣。
前不久,山東艦航母編隊造訪香港。一位年逾八旬的香港老人登上艦艇參觀,面對鏡頭幾度哽咽:“我們以前都是受人欺負,看到我們中國一天比一天強大,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人”、從面臨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今日中國的發展成就,為“光榮自豪”提供了堅實底氣,足以告慰英烈、告慰歷史。
“光榮自豪”,集中體現在精神面貌上,落腳到奮鬥實幹中。今天中國人的“光榮自豪”,並非盲目自大、唯我獨尊,而是一種建立在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基礎上的從容氣度和理性平和心態,始終保持不卑不亢、兼收並蓄的博大胸懷。當代青少年作為“平視世界”的一代,更應以青春之筆續寫時代榮光,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展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堂堂正正”鑄就人格根基,“光榮自豪”激發自信自強。精神的種子里,蘊藏著我們“從哪里來”的基因,更包含著我們“走向何方”的路標。廣大青少年從抗戰中汲取前行的動力,挺直脊梁、實幹篤行,匯聚起的必將是不可阻擋的磅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