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早稻豐收在望 秋糧長勢良好 今年的糧食有保障

2025-07-20 12:4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目前,全國早稻收穫進入高峰期,已過六成,進度快於上年,豐收在望。

  當前,9個早稻主産省份陸續進入收穫季。廣東省1307萬畝早稻的收穫已過九成。今年,廣東在28個縣市區近30萬畝稻田推廣合理密植試點,水稻增産效果明顯。

  湖南祁陽市早稻種植面積達到38.5萬畝,在白水鎮雙季稻萬畝單産提升示範片,6台大型聯合收割機正馬力全開。

  祁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伍平友我們還創建了60個雙季稻單産提升示範片,預計今年早稻每畝單産可增産10%,畝均500公斤以上。

  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11.88萬畝早稻陸續成熟,今年,當地大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準、普及種植技術、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灌溉條件,有力保障了水稻穩産增産。

  今年,江西南昌不斷推廣高效農機具和種植新技術,從育秧、插秧、田間管理再到收割、烘乾、翻耕、移栽等環節實行全程機械化無縫銜接,水稻育秧也採用了最新的大缽體毯壯苗長秧齡技術,實現了豐産豐收。

  江西南昌新建區聯圩鎮萬畝水稻綠色高産示範基地田管員 熊雪楚我們基地6000多畝的早稻和晚稻,收割、插秧同步推進,上百台機械同時作業,用兩個星期就可以全部搞完,效率比人工高多了。

  今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水稻大面積單産提升行動,主産省份統籌産糧大縣獎勵等項目資金,支援關鍵措施落實。數據顯示,目前,水稻綜合機械化率已超88%,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全國秋糧作物長勢總體正常偏好

  秋糧産量佔全年糧食産量的3/4。目前,全國秋糧作物長勢總體正常偏好。

  今年全國秋糧的面積基本落地,預計比上年穩中有增,特別是高産作物玉米今年增加比較多。作為全國玉米單産提升工程項目縣,山東高唐縣今年為10萬畝玉米田配套智慧水肥一體化設備,通過物聯網技術變傳統漫灌為精準滴灌。

  山東高唐縣安莊村種植大戶 王延明以前澆地得7到8天,現在每畝地按30方計算補水,有3到4天就能全部澆完。

  山東省高唐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杜立芝現在通過滴灌精準澆水施肥,能做到小水勤澆,多次施肥,既滿足玉米對水分、營養的需求,又不會導致田間濕度過大。

  在位於黑龍江鶴崗的北大荒軍川農場,一架農用飛機“畫眉鳥”騰空而起,沿著設定好的航線,很快就完成了大片稻田的噴施作業。

  北大荒軍川農場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信延軍結合作物生長需求,在藥液中添加了葉面肥,能有效增強作物抗逆性,促進灌漿結實,為秋糧豐收打牢基礎。

  河南産糧大縣滑縣這個階段玉米對乾旱和高溫的耐受性較差。在滑縣小鋪鎮的高標準農田裏,種糧大戶王素娟正利用微噴灌、滴灌等節水方式對1000多畝玉米進行澆水。

  河南滑縣小鋪鎮種糧大戶 王素娟今年和往年相比要多澆兩次水,會選擇清晨或傍晚時段灌溉,這樣能避免高溫時段灌溉導致玉米灼傷,確保玉米有一個好收成。

  目前,圍繞大面積單産提升,農業農村部持續組織包省包片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水肥調控、化控防倒、“一噴多促”等穩産增産措施落實,促進苗情轉化和均衡增産。

  (總臺央視記者 梁麗娟 李嘯虎)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