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觀察)政策效應加速顯現 經濟“半年報”顯示中國消費熱力攀升

2025-07-17 10:2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 尹倩蕓)中國經濟“半年報”15日公佈。得益於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消費“主引擎”的熱力正持續攀升。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0%,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內需對GDP(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説,內需尤其是消費,是上半年促進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消費活力增強背後的一大重要原因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顯效。今年以來,中國“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岩稱,“兩新”政策的及時下達,特別是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對支撐消費回升起到直接作用。

  在政策拉動下,上半年中國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傢具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0.7%、25.4%、24.1%、22.9%,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國家發改委此前公佈數據顯示,今年初以來,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額已超過1.4萬億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王微提到,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拉動當期消費,還推動綠色、智慧消費等新理念形成,促進産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良性互動。

  除了提振當期消費,著眼于消費生態的培育,中國官方還配套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以來,中國持續擴大免簽“朋友圈”,促進國際入境旅遊和消費,從“中國遊”到“中國購”不斷升溫。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在積極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優化消費環境。

  消費新需求也在加速涌現。郭麗岩觀察到,全國各地主要城市消費市場日趨活躍。近期出圈的“蘇超”(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就是城市間文體消費市場創新力、活躍度迸發的案例,不少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也在不斷開發文旅消費新場景,服務産品供給層次更加多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之首。對於下半年中國經濟來説,提振消費、擴大內需仍是重中之重。

  盛來運表示,上半年中國消費市場在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帶動下趨於活躍,發展態勢向好,這意味著下半年消費發展是有支撐的,上半年的影響因素和消費態勢在下半年會得以持續。下半年消費政策會繼續加力,刺激消費補貼政策已在陸續出臺,各地也會繼續出臺相關措施促消費。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提到,在擴內需方面,存量政策還有較大空間,將繼續在促消費、惠民生等方面發揮支撐作用。如後續還將有1380億元中央資金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達,支援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

  分析指出,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以及相繼出臺的所有促消費政策,政策效應或將充分釋放,市場提振效果也將日益凸顯,中國消費有望乘“熱”而上。(完)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