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丨抗日英烈蔣志英:鐵血驍將誓守海門

2025-07-03 11:3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蔣志英(右)與兄弟合影照片(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諸暨市委宣傳部供圖)

  新華社杭州7月1日電 題:抗日英烈蔣志英:鐵血驍將誓守海門

  新華社記者黃筱

  這是一條有著百餘年曆史的老街,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通向大海,老街上的石構牌坊刻著“海門關”三個大字,見證著它在戰爭年代的重要位置。

  “1941年4月,日軍向海門發動進攻,當時駐守浙東沿海臺州守備指揮部的蔣志英將軍,就在海門關附近的屷崦嶺壯烈犧牲。”在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委黨史研究室退休幹部方根法指向城南一處不高的丘陵。

  蔣志英1902年出生於浙江諸暨浬浦鎮盤山村。1925年11月,考入黃埔軍校潮州分校第一期。1926年畢業後,加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戰爭,歷任北伐軍排長、連長、營長。1929年調至浙江省保安部隊,歷任營長、上校團長,省保安處副處長。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蔣志英毅然投入抗戰洪流,歷任浙江省保安第二縱隊少將司令、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高級參謀等職。

  海門地處浙東沿海,自古就是軍事要津。1940年,蔣志英奉命調任浙東沿海臺州守備指揮部少將指揮官,駐防海門,負責溫嶺、臨海一帶的海防。

  當時,守備部隊多由地方自衛隊員和水上警察組成,軍事素質和紀律性較差。蔣志英到任後,嚴格執行部隊組織紀律,賞罰嚴明,施以嚴格的軍事訓練,並用抗日救國的道理教育官兵,鼓勵他們苦練軍事技術、打擊日本侵略者,為死難同胞報仇。經過他的精心指導和訓練,部隊素質明顯提高。

  

  圖為諸暨市浬浦鎮盤山村的抗戰英雄浮雕像,左一為蔣志英(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諸暨市委宣傳部供圖)

  1941年,侵華日軍為消滅浙東數萬中國軍隊,從海上發動海陸空三軍聯合進攻。面對嚴峻形勢,蔣志英臨危不懼,組織守備部隊嚴密佈防、奮力抵抗。4月18日夜間,守軍與偷渡登陸的日本侵略軍激烈戰鬥,炮聲轟隆、彈如雨下,海門被火光映得亮如白晝。

  坐鎮指揮部的蔣志英沒有絲毫遲疑,他一面命令警衛營嚴密警戒,一面電請增援,率參謀副官數人轉戰途中不幸遇敵,被日軍用刺刀刺穿胸部,壯烈犧牲,時年39歲。

  “黃埔軍校畢業生中,我們盤山籍的共有10多位,蔣志英就是其中優秀的一位。”今年55歲的蔣才富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離開盤山村外出創業,心裏始終記著從小耳濡目染的英雄故事,“每到過年回老家,和長輩、小輩聊天,講得最多、聽得最多的還是抗戰英雄故事,同村人都為此感到自豪”。

  盤山村蔣氏宗祠旁,一塊高約2.5米、長約20米的大理石浮雕像靜靜矗立。2013年,盤山村將蔣志英在內的12位抗戰英雄像雕刻下來,希望把英雄保家衛國的精神傳遞給更多後人,讓年輕一代常懷感恩、立志報國。

  村裏的“00後”蔣晨楠一直有個“軍人夢”,讀大學二年級的他去年成功入伍:“受前輩英雄精神感召,我們村的年輕人每年都踴躍參軍。我將用實際行動傳承好英雄精神。”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