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援疆風景線|沙土生“金” 江西援疆阿克陶種蘆筍

2025-07-02 11:20:00
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
字號

  6月26日,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巴仁鄉庫木村,3000余畝蘆筍隨風搖曳,嫩莖破土而出,勾勒出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  

  “這裡的沙質土壤透氣性好,晝夜溫差大,種出的蘆筍纖維少、脆度高。”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蘆筍研究室主任羅紹春蹲在試驗田邊,手指輕叩土壤介紹道。蘆筍被譽為“綠色黃金”“蔬菜之王”,營養價值極高且市場需求旺盛。它對生長環境頗為挑剔,而阿克陶縣的土壤、氣候等條件卻與之天然適配。  

  2024年,江西援疆幹部人才跨越5000公里,帶著12個蘆筍品種在庫木村建起首個示範基地。經過土壤改良、品種比對,“井岡紅”等優選品種主莖高度達1.2米,嫩莖粗度超10毫米,各項指標優於國內其他省份蘆筍産區。在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指導下,江西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簡稱“江西援疆前指”)聯合江西國康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將庫木村打造成蘆筍産業示範基地核心區。  

  6月25日,在 阿克陶縣加馬鐵熱克鄉千畝蘆筍種植基地裏,蘆筍長勢正旺。全文兵 攝

  目前,該縣加馬鐵熱克鄉已整合2800畝土地,升級3.2公里排鹼渠與5個機井泵房,為蘆筍産業打牢根基。政府的獎補政策如同“催化劑”,激發了農戶的轉型熱情。加馬鐵熱克鄉巴格拉村村民阿依古麗阿不都熱依木算起增收賬:“土地流轉年入3000元,基地務工日薪120元,比種玉米強多了。”  

  加馬鐵熱克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熱米拉木合塔爾介紹,蘆筍進入成齡採摘期後,基地可提供50個長期性崗位、200余個臨時性崗位,帶動周邊群眾增收。以巴仁鄉、加馬鐵熱克鄉為核心,阿克陶縣充分利用秋冬換茬季節改良低效品種,將蘆筍産業佈局拓展至全縣各鄉鎮,形成“以點帶面”的發展格局。 

  “我們要為阿克陶農業開闢新路徑。”江西省興國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援疆幹部黃向榮説。阿克陶縣組織人員赴江西等蘆筍主産區及主銷區考察學習,2024年8月那場創下克州農業培訓規模紀錄的活動,至今被農戶銘記——黃向榮帶著攜帶型土壤檢測儀,在庫木村地頭搭建“移動實驗室”。  

  江西援疆前指通過“贛陶師徒結對”機制,32名江西農技骨幹與當地幹部結對,構建起“省級專家—縣級骨幹—鄉土能手”三級技術網路。“援疆幹部不僅帶來資金技術,更送來智力支援。”巴仁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買買提江吐拉甫説,“有了這些專家,我們有信心把蘆筍産業做大做強。”  

  如今,阿克陶縣“蘆筍産業立體發展圖”徐徐展開:蘆筍秸稈送入飼料加工廠製成高蛋白青貯料;深加工企業研發的各類蘆筍産品完成,即將投産;電商中心直播團隊整裝待發,準備讓“慕士塔格峰下的綠色黃金”亮相全國直播間。  

  2025年,阿克陶縣在江西援疆前指支援下,正朝著“深加工+銷售+冷鏈物流”一體化綜合體的目標邁進。全縣計劃新增種植面積5000畝,扶持種植合作社,啟動全産業鏈示範園區建設。  

  “不僅要種得好,更要賣得好。”阿克陶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江西援疆幹部杜曉禎説,“通過産業融合提升附加值,下一步,我們力爭實現種植規模1萬畝、總産量1.5萬噸、總産值10億元以上,讓蘆筍成為名副其實的‘增收寶’。”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