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調研丨行業大咖變身高校導師 開拓學生就業、企業晉陞新賽道
今年初,教育部聯合中組部、科技部等八部門印發《普通本科高校産業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首次從國家層面為高校引入企業專家提供制度保障。
對高校和企業來説,如何從政策的頂層設計中找到因地制宜的落地方法,讓學生、高校、企業都成為受益者?産業兼職教師又會給高校和企業帶來哪些變化?
一大早,在湖南湘江新區湘江科技創新港的施工現場,湖南工程學院任課老師湯丹正和産業兼職教師一起,給學生們上項目管理實踐課。
湖南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大三學生 朱麗:現場觀摩能夠更加直觀。之前專業課講了一個墻的製作,課後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如何建造出來的,但實際到了工地上,企業導師一點我就通了,恍然大悟。
湖南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老師 湯丹:過去我們學習的都是已經完成的項目,它是一種過去式的狀態。但是現在是帶著問題到施工中的項目中來,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將課堂上的教學現場搬到一線實戰場景中,湖南工程學院從2018年起就在進行這樣的嘗試。湖南建工集團的高級工程師李永軒2020年被學校聘任為智慧建造專業的産業兼職教師,每學期,他都會帶著自己負責的最新工程項目脫産來學校授課。
産業兼職教師負責帶來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和案例,專業課老師則負責從旁解釋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大家優勢互補、幹學相長。
湖南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産業兼職教師 李永軒:我們所缺乏的講課技巧、理論知識,學校老師可以補足;學校老師需要補充的,我也能提供到。
湖南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老師 湯丹:我的課程大綱會一起討論,比如怎麼把這麼大一個項目拆解成為學生能夠接受的,我們倆會來回商討。
任課教師加産業兼職教師雙導師制,化學反應也在不斷産生。工程管理專業學生譚猛在兩位導師的指導下專注建築資訊化模型的設計製作,經過三年多課堂和項目的學習實踐,從跟著導師做項目到帶領團隊完成項目,再到組建自己的團隊,即將畢業的譚猛已經成立了公司,開始嘗試獨立承接項目。
創新機制 廣納産業兼職教師
從2022年開始,湖南工程學院已聘請300余名行業專家擔任産業兼職教師。産業兼職教師給高校的課堂注入了産業一線的源頭活水,但另一方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湖南各高校的産業兼職教師80%都是學校的校友,更多人是本著對母校的情懷回到學校、走上講臺。
如何讓産業兼職教師不僅僅停留在校友層面,讓更多一線大咖願意來到高校,湖南的一些高校也在探索。
記者來到湖南科技大學“海牛”團隊的試驗工廠,最新型號的“海牛Ⅲ號”深海鑽機已完成全部關鍵技術攻關和設備樣機製造,計劃明年進行海試,驗證萬米級鑽探的可靠性。
在這支國內頂尖的深海鑽探裝備研發團隊中,就有著數位産業兼職教師,彭德平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來學校任教不僅是給學生帶來更多的一線實踐,在跟“海牛團隊”的深度合作中,他和企業也收穫很多。
湖南科技大學産業兼職教師 彭德平:我們公司的技術主要是來源於湖南科技大學,一直跟高校的老師有長期合作。現在正在進行的是進一步拓展湖南科技大學“海牛”團隊的深海探測裝備,將成果落地。
這樣的合作機制源自2022年,湖南科技大學、“海牛”團隊以及湘潭高新科技園區開發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成立了湖南海牛地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市場的方式讓擁有150多件國家專利和16件國際發明專利的“海牛團隊”走出實驗室,賦能産業鏈。
湖南科技大學海洋探測實驗室教授 金永平:我們高校科研人員每年申請的專利技術很多,但是都放在了抽屜裏,放到了實驗室中,而沒有把它拿出來為社會服務。
公司的成立讓高校的科研直接對接市場,也讓被高校賦能的這些公司業務夥伴更願意來到學校任教,一方面分享經驗,另一方面也提前挑選企業未來發展需要的青年人才。
湖南科技大學2025屆畢業生 王平:從大學開始,我一直跟著我的企業導師,他是我們公司的項目負責人。我一直跟著他做項目、搞技術,長時間的相處讓我們之間的配合變得十分默契,也促成了我畢業之後就留在了公司。
如今在湖南科技大學,企業導師依託高校平臺攻關技術、孵化團隊,高校借助企業導師實現科研落地、學生就業,已逐漸制度化。
湖南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 劉東海:企業出題與學校共同來做,從項目立項、項目進行、項目中期檢查、項目結題,我們都在校內配了一批導師,同時也對這個項目配一個産業導師。也就是説,通過這種項目制教學,讓孩子們真正了解從理論到實踐,應該進行哪些實際操作和實訓。
記者了解到,湖南省近年來大力推行“企業工程師駐校計劃”,允許高校設流動崗位吸引企業人才兼職,明確産業兼職教師在高校的工作業績可作為職稱評審依據。産教融合型企業可享受稅收優惠,並把企業選派導師情況納入評價指標,逐步構建産業兼職教師“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生態閉環。
長沙理工大學電氣與資訊工程學院産業兼職教師 朱添益:公司分很多種晉陞路線,如果擔任企業導師就會有更多機會參與到學生和學校的一些科研項目中來,這樣對於更好地晉陞工程師和技師,以及對自己的提拔和選用來説是很好的機會。
(總臺央視記者 高磊 閆乃之 鄭雨龍 婁超 郭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