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良好法治環境力促民企做強做優
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從市場準入、要素支援、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作出法律規範。在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上保障“非禁即入”;在平等使用生産要素上做到“一視同仁”;在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方面強調“不得侵犯”;在推動高品質發展方面,鼓勵民營企業在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産力中積極發揮作用……一部民營經濟促進法,積極回應關切,化解痛點難點,為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這是一部發展促進法,也是一部權益保障法。貫徹民營經濟促進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證善治,還需要做好銜接、配套、監督等各項工作。例如,及時廢止、修訂被改革實踐所證明的不合時宜、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法規和政策,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推進政策措施配套,在破除障礙、治理拖欠、依法保護合法權益、落實紓困政策、加強政企溝通等方面下功夫,協調推動各種支援保障措施落實落細;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加大對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加強問題查糾整改、堅決糾治到位,建立完善涉企行政執法監督長效機制。
近段時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 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通知》,全面清理和整改違規設置市場準入壁壘的各類不合理規定和做法,讓“非禁即入”落地生根;八部門聯合發文支援小微企業融資,明確要求提高支援精準性;中央網信辦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為期2個月的“清朗 優化營商網路環境—整治涉企網路‘黑嘴’”專項行動……切實把法律紅利轉化為發展民營經濟的推動力,更多舉措還在加快落地。
市場規則越清晰,企業信心越堅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為民營企業大顯身手創造了良好法治環境,也鼓舞著廣大民營企業家堅守主業、做強實業,積極投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實踐,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上用力,不斷提高企業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心無旁騖把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貫徹民營經濟促進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民營經濟發展問題,需要提升化解矛盾、協調關係的能力與水準。既要加強法律宣傳,幫助民營企業學好用好這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也要推動社會各界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凝聚共識、匯聚合力,用法治力量穩定市場預期,共同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前4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6.8%,比一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在穩外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法治為保障,民營經濟將繼續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創”出新活力、“闖”出新優勢,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