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用光影記錄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新時代畫卷)

2025-05-22 09:4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苜蓿草種植基地,收割機在進行作業。

  資料圖片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伊利奶牛科學研究院技術人員在對學員進行奶牛養殖技術培訓。

  圖為受訪者提供

  山西省萬雄牧場,技術人員在指導牧場製作高品質全株玉米青貯飼料。

  圖為受訪者提供

  湖北省鄖西縣積極打造七夕文旅産業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圖為鄖西縣七夕茶定制生産基地內,當地工人在挑選包裝茶葉。

  本報記者 張武軍攝

  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培育的“楚寶黑頭羊”為高溫高濕地區山羊養殖用種需求提供了新的選擇(資料圖片)。

  趙 平攝(人民視覺)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河東街道紅光村充分利用集體土地,積極發展田園綜合體,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本報記者 陳 斌攝

  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是我國梔子重要産地之一,圖為當地農戶在揚子江藥業集團標準化種植基地採摘梔子。

  邱 活攝(人民視覺)

  陜西省榆林市,一袋袋分揀完成的沙地馬鈴薯堆放在田間,等待裝車發貨。

  陳柏全攝(人民視覺)

  近年來,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孤山鎮積極推進産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圖為工作人員在孤山鎮大姜家村清理池塘。

  王 哲攝(人民視覺)

  東港市孤山鎮薈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草莓生産園區。

  張蒼健攝(人民視覺)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業是近兩億人就業的産業,農村是近5億農民常住的家園,農民更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主體。長期以來,我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

  當前,各地主攻單産和品質提升,向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要食物;根據當地情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紮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讓“人、地、錢”等要素加速向鄉村聚集。在全社會的不懈努力下,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農業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有數不清的美景待人定格,有數不清的故事待人記錄,有數不清的生動實踐等待我們去發掘呈現。“光影中國”影像采風行團隊深入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遼寧東港市孤山鎮、青海德令哈市紅光村等地,探訪當地如何用好資源稟賦、發揮優勢特長、優化産業佈局,帶動廣大鄉親增收致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新進展新成效。

  (本報記者 張安宇)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