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在義烏被看見”:一名塞內加爾商人的跨國故事

2025-05-03 09:2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達喀爾5月2日電 題:“我在義烏被看見”:一名塞內加爾商人的跨國故事

  新華社記者司源

  影片放映結束,燈光緩緩亮起,塞內加爾商人阿巴巴卡爾尼昂望向觀眾席,難掩激動心情。5月1日晚,一部記錄尼昂在中國義烏生活經歷的影片在位於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的國家大劇院首映。

  尼昂的故事是《義烏:奇跡之城》系列紀錄片的第一集。這部紀錄片由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製作出品,于2021年啟動拍攝,歷時近4年,跨越全球10余個國家與地區,講述了多位外國人在義烏的奮鬥故事。

  2013年,尼昂初到中國,彼時他剛剛在家鄉中標一項體育器材採購合同,懷揣著興奮與期待前往浙江義烏尋找合適的供貨商。誰料項目中途擱淺,資金鏈斷裂,他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被迫留在義烏。

  面對突如其來的挫折,尼昂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咬緊牙關從頭開始。他報讀了國際貿易專業課程,努力提升語言能力,在中國企業實習,白天跑業務,晚上學中文和專業知識。他説,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是“起早貪黑”,但他不覺得苦,因為“每邁出一步,心裏就亮一點”。

  隨著經驗積累與人脈拓展,尼昂逐漸站穩腳跟。他創辦了自己的進出口公司,致力於幫助非洲商人更順暢地對接中國供應鏈。他常年奔波于中國各城市之間,替客戶找貨、談價格、驗品質,甚至熱心幫忙調解糾紛,逐漸在當地非洲商人圈子裏贏得了信任。

  事業穩定後,尼昂也在中國組建了家庭。在工作之餘,他用視頻和文字記錄自己在中國的生活,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義烏和非洲人眼中的中國。

  近幾年,尼昂開始頻繁回國,不只是為了看望家人,更想把自己在中國的所學所感帶回塞內加爾,“這之中包括對市場規則的理解、對教育和勞動的尊重、對契約和效率的追求”。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紀錄片團隊找到了尼昂。起初他並未太在意,以為只是一次普通拍攝。但隨著拍攝深入,他逐漸意識到,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更是一次來自不同文化之間的“看見”。拍攝團隊拍他在倉庫盤貨、在工廠協調訂單,也拍他淩晨與客戶視頻溝通的畫面。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在鏡頭下被一一記錄、呈現。

  首映現場,這部紀錄片的執行總導演張楠説,在義烏的拍攝經歷,讓自己對貿易、對世界的理解方式都發生了變化。“貿易不僅是貨物的流動,更是一種跨越文化、語言、命運的連接。它讓不同國家的人們在看似微小的交易中産生信任,在日復一日的合作中編織起彼此的未來。”張楠認為,這正是紀錄片的意義,即讓人們重新看見那些習以為常的生活,在鏡頭中發現屬於普通人的非凡時刻。

  對於尼昂而言,這部紀錄片是對自己這些年奮鬥的肯定。如今的尼昂依然奔波在義烏和達喀爾之間,繼續著自己的跨國人生。他説,自己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如果這部紀錄片能讓年輕人少一點猶豫、多一點勇氣,那它的意義就已經足夠了。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