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那些事兒】貿易保護主義逆風中展現韌性與活力 中國經濟為世界注入穩定和信心

2025-04-28 18:07: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中國日報網4月28日電 儘管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但中國經濟持續破浪前行,仍是世界增長關鍵引擎。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2025年一季度中國經濟迎來開門紅,為世界注入亟需的確定性與信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25年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值得關注的是,5.4%的增速,既高於去年全國5%的平均增速,也超過了2024年一季度5.3%的同期表現,並且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延續了穩中向好、穩中回升的態勢。

  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而韌性、樂觀、鼓舞人心,也是全球各方在解析中國一季度經濟表現時頻繁使用的詞語。

  德中經濟、教育、文化協會主席貝恩德艾因邁爾(Bernd Einmeier)表示,中國經濟在複雜外部環境下保持相對穩定增長,這本身就是重要的全球公共産品,有力對衝了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的文章也認為,經過過去幾年與美國的全方位博弈,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並未受到根本衝擊,經濟結構調整還取得了明顯進展,經濟韌性進一步提高,科技實力也在不斷增強。同時,過去幾年中國的産業鏈、供應鏈自主與市場替代能力也明顯提升。

  巴西247新聞網報道指出,面對緊張的全球貿易局勢,中國發揮著全球貿易“穩定之錨”的作用。分析人士稱,中國擁有強大的工業産能、高效的全球供應鏈協調能力以及不斷提升的競爭力,這使其在挑戰面前展現出強大韌性。

  與此同時,通過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深化産供鏈合作,中國既增強了自身經濟韌性,更讓貿易夥伴得以共用發展機遇。今年以來,多場座談會、專題會議與展會釋放出了政策層面的穩預期信號,民營經濟與外資信心顯著增強。

  一季度外國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長33.4%,第五屆消博會吸引了65家世界500強及龍頭企業參展,創歷屆之最。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證明。

  法國《世界報》在報道中提到了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稱這是中國與世界貿易的“晴雨錶”,全球各地的買家繼續從中國採購商品。小到咖啡機、掃地機器人等家電産品,大到海洋工程設備,中國製造業正在加速向高端、智慧和環保生産轉型。憑藉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無可比擬的配套能力,中國已連續15年穩居第一製造業大國地位。

  堅持做好自己的事,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對外開放,在與世界共用機遇中,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強勁的穩定性與確定性。

  (編譯:高琳琳 編輯:馬芮 韓鶴)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