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做新時代挺膺擔當的奮鬥者(社論)

2025-04-28 09:2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大會,隆重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週年,表彰一批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這是黨的二十大明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後,首次開展全國性勞模表彰,必將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頑強的奮鬥、更加智慧的創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不懈奮鬥。

  勞動創造幸福,奮鬥鑄就偉業。新時代以來特別是2020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砥礪前行,有效應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各行各業涌現出一大批先進模範人物,這次擬表彰的1670名全國勞動模範、756名全國先進工作者,就是億萬勞動群眾中的傑出代表。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展現了敢打硬仗、勇挑重擔的時代風采,為全國上下樹立了光輝學習榜樣、激發了強大精神動力。

  新時代以來的這些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我們黨始終緊緊依靠人民,攻克了一個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險阻,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從載人航太事業捷報頻傳,到量子科技、人工智慧等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再到糧食産量有史以來首次邁上1.4萬億斤臺階、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6.2萬公里、新能源汽車年産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在千帆競發的經濟建設大潮中乾事創業、奮楫爭先,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中國夢勞動美”的新篇章。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激發億萬人民的勞動熱情、創造潛能,中國式現代化擁有了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

  工運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回顧工運歷史,黨的一大就明確中國共産黨成立後的中心工作是領導、組織和推進工人運動。中國工會成立10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與黨同心、跟黨奮鬥,組織動員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團結拼搏、建功立業,為革命、建設、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工會牢牢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題和方向,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加強工會改革創新,組織動員廣大職工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創新創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擔當作為。

  今天,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呈現出無比光明燦爛的前景。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信念更加堅定,素質全面提高,面貌煥然一新,充分展現了主人翁的豪邁姿態,煥發出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正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的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實踐充分證明,我國工人階級不愧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階級,不愧是先進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代表,不愧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前進道路上,只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能夠凝聚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磅薄偉力。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推進我們的宏偉事業,更加需要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增強主人翁意識、發揮主力軍作用。這要求我們,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加強産業工人隊伍建設,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産業工人大軍,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著力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實現“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提升,不斷增強我國未來發展新優勢;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勞動者合法權益,有效提升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辛勤付出都將匯聚成昂揚奮進的時代洪流,每向前一步都將疊加成不可阻擋的發展之勢。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向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學習,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挺膺擔當、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中書寫勞動風采、創造時代榮光。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