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首季中國經濟觀察|聽,文旅消費迸發新活力

2025-04-27 09:04: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春興萬物生。明媚的春日帶動人們出遊的熱情。文化和旅遊部發佈的2025年一季度國內出遊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出遊人次17.9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3.75億,同比增長26.4%;國內居民出遊總花費1.80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6%。

  春日裏的中國在流動和忙碌中盡顯生機,匯聚出一幅活力四射的經濟圖景。

  蘆笙村頭響,侗家迎客忙。在位於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程陽八寨,侗族的阿哥阿妹身著民族盛裝,吹著蘆笙,跳起踩堂舞,迎接八方遊客的到來。

  廣西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程陽八寨景區辦公室主任黃能盛表示,今年一季度,景區的旅遊接待量大約為23萬人次,整個景區的旅遊綜合收入約為2800萬元,同比增長約15%—20%。“村寨裏面一些集體經濟經營的百家宴服務項目,平時來説可能每一餐會有兩三百人用餐,但是一到節假日就是每一天每一餐都有六七百人用餐,完全是供不應求的。”黃能盛説。

  暮春時節,雲南彌勒太平湖森林公園內千畝木春菊迎來盛放期,金黃花海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宛如宮崎駿動畫中的夢幻場景,吸引了大批遊客。

  彌勒太平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總經理陳思廷告訴記者,“從開年到現在,我們已經累計接待遊客將近30萬人次,收入大概達到了3000萬元。”

  彌勒太平湖森林公園圍繞“花”字做足文章,推出多元業態激活消費場景,花樣活動解鎖“沉浸式”賞花體驗。景區將花卉元素融入吃住行遊,遊客可品嘗紫藤花涼拌等特色料理,體驗玫瑰溫泉泡浴,感受“從花海到餐桌、從花田到浴池”的全感官享受。

  陳思廷還表示,“我們景區有非常多的活動,比如一些跟鮮花相關的手工研學活動,還可以品嘗到鮮花宴以及跟鮮花相關的各種飲品等等。我們在酒店區域,也為大家準備了鮮花浴。”療愈師程秋月告訴記者,“這段時間推出的鮮花泡池是用不同顏色的鮮花和造型打造的,讓顧客身體放鬆,身心愉悅。我們想用鮮花傳遞出美好的祝福。”

  2025年4月16日,遊客在浙江省瑞安市馬嶼鎮聖井山杜鵑花海賞花。新華社發(孫凜攝)

  業態融合催生新消費場景和服務模式,為服務消費帶來持續且深遠的增長動力。美團、大眾點評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反映賞花經濟的全國“實時花訊”相關筆記量環比增長近70%,“賞花+露營”“賞花+市集”“賞花+餐飲”等融合業態持續升溫。

  每天晚上7點,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老城東南角的天心閣都會準時“亮燈”。夜幕之下,這座古老的長沙地標被暖色的燈光勾勒得立體而耀眼。進入天心閣公園,各種光影裝置更是營造出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

  天心閣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號稱“半部長沙史”,400多年裏經過10多次修葺、重建。

  湖南星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穎姝説,“因為長沙的夜遊、夜經濟在全國是非常有品牌影響力的,所以我們就聚焦夜間這4個小時,把天心閣光影公園打造成長沙夜遊第一站。通過聲光電加上園林美景,把這種傳統文化和園林實景做了一個完美的結合。”

  這是一次“文化+科技”“文化+旅遊”的融合嘗試。在光影編織的遊覽線路上,文人、武將、熱血青年等人物輪番登場,讓遊客仿佛置身於一個個歷史場景。借助“網紅長沙”,古老的天心閣吸引了一波新的流量。

  吳穎姝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景區客流的組成情況是70%以上都是外地遊客,有廣東的、哈爾濱的、長春的,還有北京上海的遊客都非常多,應該説長沙歷史文化地標的招牌是被擦亮了的。”

  2025年4月23日,遊客在大理蒼山玉帶路欣賞風光。新華社發(羅鑄攝)

  車站機場熙熙攘攘,熱門景點人頭攢動……流動持續旺盛背後是中國經濟的活力。多點開花的文旅消費如同一朵翻涌的浪花,匯入中國經濟的廣闊大海之中,奔流向前。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