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96.4%,印證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樹脂扣、金屬扣、牛角扣……走進浙江溫州大象城國際面輔料中心4樓1314號檔鋪,櫃檯上和墻壁上展示著各式各樣的服裝輔料,僅紐扣就有幾百種,琳瑯滿目。
這家商鋪的主人章華妹有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全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申領人。1980年12月11日,章華妹從溫州市工商局領到了一份登記號為“東工商證字第10101號”的營業執照。
“當時沒想到,我領到的竟然是改革開放後全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2007年我成立了溫州市華妹服裝輔料有限公司。3年前,我搬到大象城,在當地政府支援下,商城還給我減免了房租,現在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越來越好。”章華妹説,“5月份我就要過65歲生日了。我這店舖的編號是1314,我要一生一世把這份生意做下去。”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千千萬萬個像章華妹一樣的經營者,不斷發展壯大。市場監管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民營經濟主體總量佔經營主體總量的96.4%。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三年平均增速,全國新設個體工商戶394.9萬戶。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呈現強大韌性。
個體工商戶展現出充沛的內生動力。第一季度,全國新設個體工商戶中,第一、二、三産業新設數量分別為26.3萬戶、19.3萬戶、349.3萬戶。截至3月底,第三産業個體工商戶達到1.11億戶,佔個體工商戶總量的比例接近九成。
新質生産力成為民營企業發展新亮點。第一季度,全國新設“四新(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民營企業83.6萬戶,佔同期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四成以上,同比增長1.4%。其中,網際網路與現代資訊技術服務企業增長最快,達到18.0%。新設“數字經濟”民營企業27.4萬戶,佔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13.9%,其中的“數字産品服務業”增速最快,幾乎是去年的2.5倍。截至3月底,我國“四新”經濟民營企業共2267.8萬戶,成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能。
民營企業展現強大創新活力。通過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轉型和全球化佈局,民營企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一季度,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新設民營企業9.4萬戶、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設4.6萬戶、人工智慧軟體研發類新設25.4萬戶、銀發經濟類新設超過1萬戶。此外,在民用航空、量子資訊、人形機器人等領域,民營企業均展現出充沛活力。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看政策——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穩定市場預期、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的舉措加快落地。
看市場——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穩步提高,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給民營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新的機遇、提供更大發展空間。
看實力——現在我國民營經濟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佔有很重的分量,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具備堅實基礎。
誠然,前進道路從來不會是一片坦途,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總會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但在困難和挑戰中要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礎,未來,必將為推動中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