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糧食生産開局良好 冬小麥將迎來大面積收穫

2025-04-22 12:18: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農諺講,穀雨時節種谷天,標誌著春耕生産進入大忙時節。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春播春管進展順利,糧食生産開局良好。

  今年,全國糧食意向種植面積預計17.9億畝左右,其中春播糧食面積9.6億畝,均比上年有所增加。東北春播陸續展開,今年吉林將新增保護性耕作面積200萬畝。在梨樹縣,當地對免耕播種機進行了優化提升,可以精準控制播種深度、播種量和用肥量,讓出苗品質更高。

  

  國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副秘書長 苗全:我們主要是針對梨樹模式秸稈全量還田而研發的,減少了故障的發生和提高作業效率。

  夏糧生産形勢良好,冬小麥拔節期一二類苗比例達91.2%,比常年同期高2個百分點。當前,北方冬小麥正孕穗抽穗,長江中下游抽穗揚花,西南地區開始灌漿。

  

  貴州大面積推廣小麥抗旱栽培技術,近160萬畝小麥長勢良好。在納雍百興鎮,當地正在進行收穫前最後一輪“一噴三防”作業。

  納雍縣百興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 王顯雲:每畝種植密度達到25萬到26萬株,再加上今年氣候良好,預計比去年增産10%左右。

  

  四川省實施農業科技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成果轉化“星火”行動。眉山推廣遙感巡田+AI演算法新模式,快速識別小麥長勢差異、病蟲害風險等,及時指導農民進行精準田管。

  眉山市天府新區貴平鎮慶祝村農民 曾昌建:避免了過度施肥和盲目施藥,每畝地可節省25%的肥料,噴藥也可節約30%左右。

  安徽突出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範推廣,整合推廣綠色防控新技術新模式20套以上。在霍邱,當地整合資金近1500萬元,綠色防控覆蓋率超六成,綠色防控面積和效果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

  

  山東大面積提升單産,著力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裝備匹配度,重點實施水肥一體化面積300萬畝以上。在寧津,當地大面積推廣淺埋滴灌技術,因苗精準灌溉,水肥利用率超過90%。

  寧津縣時集鎮益倉糧食種植合作社負責人 王玉池:澆地時只需要開關閥門就行,能確保大水不漫灌,小水細灌,防止夜間低溫造成傷害。

  今年預計全國冬小麥麵積達3.4億畝,基本保持穩定。再過40多天,冬小麥將迎來大面積收穫。

  買種子選準購買渠道 認清産品標識

  隨著全國春播大面積展開,種子需求也進入高峰。這個時候最要注意的就是別買到假劣種子,如何避坑,一起來了解。

  假種子包括用糧食冒充、用形態相似的種子冒充以及品種與標簽標注內容不符等情況。劣種子包括發芽率低於國家規定標準以及帶有國家規定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等情況。春播時節,農業農村部派出了7個督導組到重點地區開展指導。各地也全面開展了春季種子市場監管檢查。農業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避坑假劣種子,首先要選準購買渠道。

  

  北京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種植支隊三級主辦 孫慧雯:要選擇這些正規的農資店,要謹慎選擇那些走街串巷到府推銷的商販推銷的産品。第二點就是我們通過網路選購農資産品的時候,要選擇正規的電子商務平臺。

  此外,購買種子時,重點要警惕超低價種子和沒有任何標識的種子。

  

  北京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種植支隊一級主辦 孫增輝:查看它的審定編號。第二個你要看咱們購種是不是適合在本地區種植和什麼時間種植。如果説出現了問題,可以對生産經營者進行查詢。

  在農業農村部全國涉種案件管理系統上,記者看到,隨著各地不斷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近年來涉種案件數量逐年下降。同時為了保障農民合法權益,農業農村部也向社會開通了電話、郵箱、App、網站等多種反映渠道。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 市場監管處處長 吳凱鋒:留憑證,有問題第一時間向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反映。農業農村部假劣種子舉報熱線010-59192079,農民群眾可通過電話反映問題。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