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和音)

2025-04-22 12:1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韌性”“樂觀”“令人鼓舞”,這是國際媒體評價中國經濟一季度表現的高頻詞。在全球貿易秩序遭受嚴重衝擊、市場預期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延續了穩中向好、穩中回升的態勢,釋放出高品質發展向新向好的積極信號,為處在震蕩之中的世界經濟注入了寶貴信心。

  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中國經濟迎難而上,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重要引擎。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2025年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318758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彰顯中國經濟強大定力與澎湃動力。5.4%的增速高於去年全年的5%,也高於去年一季度的5.3%,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德中經濟、教育和文化協會主席貝恩德艾因邁爾表示,中國經濟在複雜環境中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長勢頭,這種穩定性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全球公共産品,有助於對衝全球市場不確定性。

  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深化與各方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既增強了自身韌性,也賦能貿易夥伴共同發展。中國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中國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實現了增長,對亞洲、非洲出口增速均高於整體;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同比增長2.2%,佔進出口總值的51.1%;對歐盟出口體育用品、對東南亞出口化粧品均以兩位數增長……廣大外貿經營主體快速響應全球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不斷推出“優品”“新品”“潮品”,推動構建更加多元化、均衡的貿易格局,不斷增強抗衝擊能力。

  中國經濟向綠、向新、向智發展,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第137屆廣交會是反映北京與世界其他地區貿易關係的風向標”,法國《世界報》網站報道稱,來自全球各地的買家都從中國採購,“世界工廠”這種説法得到了最真切的體現。小到咖啡機、掃地機,大到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中國製造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的強勁動能不斷釋放。中國連續15年穩居第一製造業大國的地位,産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擁有強大的工業産能、高效的全球供應鏈協調能力以及不斷提升的競爭力,在挑戰面前展現出強大韌性。巴西媒體評價稱,儘管面臨貿易緊張局勢,中國依然發揮著全球貿易穩定之錨的作用。

  隨著各項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依靠內需和創新驅動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一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3%。政策支援助力、産業創新動力持續增強。“珠海—巴西”直航航線開通,打開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與巴西桑塔納港的海上新通道;多家電商平臺宣佈出資助力外貿企業拓展內銷市場、多家大型商超開通“綠色通道”上架外貿好商品……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穩步釋放,高水準對外開放持續推進,助力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中國將繼續推動高品質發展,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2日 02 版)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