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驗治沙→科學治沙 種植杯、種子繩“小”物件發揮治沙植綠“大”作用

2025-04-20 21:35: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作為我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內蒙古擔負著國家“三北”工程六期沙化土地治理60%的任務量。這段時間是內蒙古治沙植綠的關鍵期,各地的治沙現場涌現出新技術、新裝備,直接應用於沙漠治理,成為生態修復工作的重要支撐。

  

  在今年的春季治沙植綠現場,除了有新裝備助力外,記者注意到,今年還出現了一批治沙新品。

  

  記者手裏拿的就是今年首次應用於治沙的種植杯和種子繩,它們可以去解決沙坡頂部和沙漠邊緣難點區域的治理問題。有的區域沙坡頂部風力大、流沙快,一般植被比較難以存活。這種植杯外層就能起到很好的防風防沙作用,同時裏面還配有一塊一體化的有機肥和保水劑,這樣一來種子的存活率就可以提高30%。

  

  蒙草智慧裝備研究院院長王磊介紹,機器把“種植杯”種到土壤沙地裏面,通過紙杯裏面的有機質,包括膨脹系數,加入水一定時間後會降解,這時候植物在裏面進行紮根。跟過去的做法對比,不光是量上的問題,更是質上的改變,種子的芽率更值得被關注。

  相對於種植杯來説,今年的治沙植綠現場,還有一種性價比更高的新品——種子繩。這一卷種子繩最長能有700多米,裏面裝了6300粒種子,很適合種在有一點綠化基礎的地方,而且同樣可以大規模機械化作業。

  

  而對於沙漠邊緣的狹長地帶,這樣一根長長的種子繩就能起到很好的鎖邊作用。用紙繩將種子包裹起來,一方面可以減少大風將種子吹走的可能性,同時種子在紙繩上的分佈是比較均勻的,這樣生長起來的植被也就會更整齊,林草鎖邊帶的穩定性就會更好。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