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小企業主關稅困境下自白:政府徹底摧毀了我

2025-04-18 16:3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美國特朗普政府以所謂“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為名大打關稅戰,引發美國內外普遍批評。

  商業內幕網站近日刊發了一名從事時鐘和臺燈製造的美國小企業主馬修哈塞特在當前關稅重壓下的自述。他在自述中表示,特朗普所謂“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政策不單沒有讓他將生産工廠轉移到美國,甚至反而迫使他“脫實向虛”,轉而向線上服務方面拓展業務。

  在當前的關稅重壓下,他的企業面臨成本飆升卻難以憑藉貸款維持運營的困境,而這也歸因于美國近期調整的企業貸款規定……

  △馬修哈塞特(資料圖)

  當總統談到一些所謂陣痛換取長期利益的話題時,這並不符合一些小企業的實際,因為往往正是小企業才沒有足夠的積蓄,能扛過短期的痛苦。

  ——深受特朗普關稅影響艱難謀生的美國小企業主 馬修哈塞特

  作出以上發言的,是一名名為馬修哈塞特的美國小企業主。2018年,他在美國紐約創辦一家企業,主要商品為時鐘與臺燈,其商品在中國製造。在當前的特朗普關稅政策下,企業經營面臨困難。為了能夠維持運營,他正在努力“脫實向虛”,推進線上服務業務。商業內幕網站近日刊載了他在關稅壓力下,為維持企業運轉艱難謀生的自述。以下為馬修哈塞特自述的摘編內容。

  △商業內幕網站刊載馬修哈塞特的自述:《我是一名試圖在關稅壓力下挽救公司的小企業主,我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每賣一筆就會虧一筆

  我們是一家家族企業,但沒有獲得多少投資。過去一段時間,我們發展迅速,賣掉了15萬盞臺燈,但我們的規模仍然很小。而現在,關稅將我們的整個業務模式擊垮了。

  受現有關稅政策的影響,我們所出售的時鐘面臨145%的關稅,而臺燈面臨的關稅更是高達175%,這使我們需要支付的關稅金額甚至超過了原本的産品成本。我們無力負擔,只得將其轉嫁給消費者。

  △馬修哈塞特所出售的臺燈,其官方銷售網站上的説明顯示,這款臺燈可以配合其專用的應用程式,改變臺燈的燈光顏色與亮度,並模擬日出的光照效果。

  拿我們出售的臺燈為例,原本它的售價是274.99美元,但現在我們需要為其支付的關稅就超過了100美元。所以,除非我們漲價,否則我們每賣出一件商品,就會多損失一筆。

  關稅讓我們“脫實向虛”

  受關稅政策影響,當前我們的策略是,轉型為一家像是軟體企業的公司。我們正在慢慢建立這項業務,通過使用人工智慧來編寫睡前故事、幫助冥想等,為用戶提供服務。我們還在努力增設一些線上服務功能,比如應用攔截和日程設置等。

  當前,我們有大約12000名服務訂閱用戶,我們希望今年這一數字能增長10倍。訂閱收入將是未來我們維持公司運營的最終模式。理想狀態下,我們可以不用裁員,這是我當前的首要任務。

  美國沒有像中國那樣的工廠

  我仍然計劃生産實體商品,但在明確能在哪以人們願意支付的價格生産這些産品之前,我不能指望這種商業模式能支撐公司的發展。

  我們在中國仍有庫存。最近,我們有一批貨物從工廠發往港口準備啟運,但當看到需要支付的關稅帳單遠遠高於貨物價值後,我要求貨運商掉頭。而那個集裝箱裏,我們所有準備出售的商品都會虧本。

  △馬修哈塞特在其企業産品網站發佈的關稅影響公告:美國正對中國生産商品加徵關稅,我們的産品也在其中。從5月1日起,我們所出售的臺燈每盞都會被加徵超100美元的關稅。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為額外的支出漲價。我們當前庫存中還有不到1000盞臺燈,一旦售罄或5月到來,我們的商品價格將反映新的現實。

  我確實考慮過在美國生産我們的商品。但我發現在美國,沒有任何一家工廠能夠像中國的工廠一樣實現我們的要求,更何況在中國有我們所需的所有配件。

  作為一家小企業,我無法在美國建立工廠,即使有美國工人願意在這樣的美國工廠工作,更何況我完全不相信這種事情會發生。因此,像是“只需在美國生産”這樣的説法對我來説反而是死路一條,因為這絕不可能實現。

  靠貸款維持的路也被堵死

  我很幸運,我的家人和朋友都支援我們的業務,併為我們投資。去年,我們獲得了第一筆機構投資。有一段時間,我每年給自己開6000美元的薪水。現在,我的年薪已高達4萬美元。但為了維持公司當前的運轉,我已經清空了我的養老金賬戶。

  我們今年的收入本有望翻番,因為我們終於獲得了長期融資。但從今年5月開始,這項貸款融資的償付方式——只償還利息的還款方式將改變。所以我不得不同出資方重新談判。在擬定現實的創收還款方式的同時,我們還得把還款期推後,我還可能為此額外負債。

  政府一條活路都不給我

  就在這一階段,還發生了一件極其瘋狂的事情。上周,我被告知不再有資格申請一筆由美國小企業管理局負責審核的抵押貸款。而我們已經為獲得這筆貸款付出了幾個月的努力。原本這筆貸款是以公司資産和我姐姐的房子作為抵押才能獲得的。

  我們不再有資格申請這筆貸款,是因為美國小企業管理局近期修改的貸款要求。我的公司有1.5%的股份在一名愛爾蘭親屬和兩名南非朋友的名下,而美國小企業管理局的最新貸款要求是,公司股份必須100%是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所有。

  因此,在美國政府徹底摧毀我的商業模式的同時,他們也因為公司1.5%的股權由非美國人持有,而拒絕向我們貸款。

  美國取代中國的製造能力?

  這無法想像

  當你陷入“美國優先”式的民族主義思維,把工作崗位流失到海外歸罪于中國時,有沒有想過我們根本無法取代中國的製造能力?

  當總統談到一些所謂陣痛換取長期利益的話題時,這並不符合一些小企業的實際,因為往往正是小企業才沒有足夠的積蓄,能扛過短期的痛苦。

  現在的情況實在是太緊張了。我很感謝我的團隊,他們能夠保持低調,按照我制定的路線努力,在未來一到兩個月內從一家製造業公司成長為一家更像軟體企業的公司。

   在馬修哈塞特這篇自述的結尾,商業內幕網站補上了一句附言:白宮沒有回應關稅政策對小企業的影響。

  當前在美國,像馬修哈塞特這樣的小企業主還有很多,他們大都遭遇了相同的境遇。關稅帶來的成本上漲導致企業原本的經營模式受到重創,企業主們不得不探索全新的經營模式。特朗普在推行關稅政策時所謂的“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卻迫使其中一部分人“脫實向虛”。而為了短期維持企業運轉,他們向美國小企業管理局申請貸款,卻因最新修改的規則失去貸款資格。

  “對許多本土小企業來説,加徵關稅的政策帶來的‘不是陣痛,而是猝死’。”這是美國嬰幼兒産品企業主貝瑟貝耐克給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評價。或許,也是所有美國小企業主的共同看法。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