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工作專班+新興市場 看!外貿企業逆勢前行、破局突圍底氣足
央視網消息:江蘇蘇州是我國的外貿“重鎮”。2024年,蘇州對美出口額接近3400億元。近期,美國濫施關稅擾亂全球貿易秩序,給蘇州外貿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4月16日的《直擊外貿第一線》,來看記者在蘇州的走訪調研。
走進這家生産泳池清潔機器人的企業,映入眼簾的是十幾個形狀各異的游泳池。泳池邊,工程師們忙著做各種測試記錄,每個泳池裏都有幾個機器人正在來回穿梭。
瓷磚泳池、水泥泳池、玻璃泳池……研發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大小形狀和材質各不相同的泳池,專門用來開發各種複雜環境下機器人的清潔能力。
這段時間,企業新産品研發測試力度還在加大。在企業的工作群裏,記者看到,招聘新員工的力度也在加大。
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生産的泳池清潔機器人一半以上都出口到了美國。美國加徵關稅的數字不斷上漲,也意味著企業的盈利空間受到大幅擠壓。但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加大創新投入,讓自己變得更強。
星邁創新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喬亮稱:“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在去年三月份推出了第一代産品,它就已經具備了上浮下潛的技術。現在已經是一年多過去了,還沒有任何一個競品能推出相應的技術,這就是我們的底氣所在。”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不斷提高科技含量,企業裏有50%的員工都是研發人員。研發投入佔到了總營收的20%,在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感測器等核心器件的研發投入上,更是高出行業平均水準四五倍,今年,企業還將再增加8000萬元的研發投入,用難以趕超的核心技術築起自己的“護城河”。
星邁創新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高航稱:“現在我們用戶調研的同事正在美國,用戶的直接表達是“我等這款産品等了接近20年”,我們的價格是傳統泳池清潔機器每人平均價的4—5倍,但用戶仍然選擇更高科技、更好的産品。”
直擊外貿第一線:穩外貿專班 快速響應企業訴求
面對外部環境帶來的挑戰,一方面企業在主動地應對;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也在積極行動,為企業排憂解難。這幾天,蘇州市政府搭建起了一個跨部門工作專班,專門為外貿企業解決各類問題訴求。
當記者來到蘇州市政府大樓時,穩外貿專班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接電話線。他們告訴記者,這條外貿企業服務專線將24小時響應企業問題訴求。
記者看到,企業反映的問題訴求正在被做成電子臺賬逐一辦理。重點企業則由專員對接,進行“一企一檔”的服務。
目前,蘇州直接對美出口比重約佔20%,蘇州市政府計劃通過專項行動等手段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蘇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張皓稱:“重點開展一些專項行動,通過我們的一些外貿産品引導他們做內貿市場,拓展內外貿一體化的一些方式,有一些政策上的輔導,包括像海外倉的一些輔導工作。一些更加可能短平快、更加有效的一些政策,能夠直擊企業的痛點。”
據了解,蘇州還將制定金融政策,加大企業資金供給。此外,通過降貸款利息、水電氣價等方式幫助企業綜合降成本。
直擊外貿第一線:擴大“朋友圈” 做大“生意圈”
江蘇正積極開拓培育新興市場,拓展新的外貿增長點。記者調研中發現,一些港口正在快速調整航線佈局,讓船舶通關更加便捷,也讓中國與新興市場的生意越做越大。
不久前,在太倉國際集裝箱碼頭,“中遠海運源泉”輪滿載著汽車底盤、輪胎、充電樁等新能源礦車散件,出發前往秘魯錢凱港。這是今年3月份,蘇州港與錢凱港簽署友好港口協議書後,從蘇州港發往錢凱港的第一艘多用途船舶。
太倉港口管委會發展服務局局長王敏勇稱:“作為蘇州地區外向型經濟非常發達的一個地方,不僅有傳統的市場,更有拉美這些地區的新興市場,蘇州港跟錢凱港建立起緊密聯繫以後,會為整個蘇州乃至整個長三角的企業發展開通了一個便捷的通道。”
錢凱港是中國和秘魯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蘇州港與錢凱港國際航線開通後,中秘兩國之間單程海運時間從35天縮短至23天,節約20%以上的物流成本,成為連接中國與南美國家和地區的一條“海上高速公路”。
記者調研時看到,在海關工作人員的電腦上,每艘國際航行船舶都有自己的電子檔案,經停港序、靠離計劃、貨物艙單、船員情況、物料添卸等資訊都被精細化記錄管理,而“提前申報”“綠色通道”等舉措也讓船舶的通關更加高效。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3月,蘇州港出口秘魯貨物貨值約5億元,同比增長超30%。而在連雲港碼頭,連日來,來自河南、湖南等地的新能源車、工程機械集中入境,平均每天有近1000台車輛在港口作業。記者發現,川流不息的貨輪不少都要開往阿聯酋、阿曼等中東地區。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江蘇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6556.6億元,同比增長7.5%,佔江蘇省進出口的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