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實幹篤行丨為居民幸福生活“加碼” 老舊小區改造有了“加強版”
自從2019年中央部署實施城市更新以來,全國已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近28萬個,惠及1.2億居民。今年,各地要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越往後越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造過程中如何既有速度更有溫度?來看記者在北京的一線調研。
這兩天,北京市通州區喬莊北街小區正在進行上下水的改造。這個小區樓齡已經30年了。小區內各項設施年久失修,居民期盼改造的意願非常強烈。
改造不僅聚焦居民意見集中的節能、屋面防水、室內上下水改造以及公共區域升級等內容,還有他們沒想到的“升級版”服務。
中建二局喬莊北街小區改造項目經理 唐華:部分居民對自家的裝修升級改造有一定的精裝需求,所以我們在上下水改造期間,創新推出了這種“省心裝”的新模式,有償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家裝的升級服務。
原來,在上下水改造過程中,需要拆除居民家裏的地磚、墻面以及吊頂,施工週期一般要10-15天。施工方在前期走訪中發現,不少居民都在諮詢,能不能在改造的同時順帶提供一些裝修服務。為了滿足居民的需求,“加強版”改造應運而生。升級的服務包括衛生間、廚房的整體裝修,以及適老化改造。記者採訪期間就遇到了來了解升級服務的居民。
中建二局喬莊北街小區改造項目品質總監 呂延平:您可以自己選擇品牌。比如説您家的吸油煙機,你覺得還比較滿意,也不想更換,在這個基礎上保留原有的吸油煙機,價格也會適當地降下去。
北京市通州區喬莊北街小區居民 趙淑鳳:我那時候裝修就對付了一下,你這多先進啊。我之前也沒少花錢,花了大概七八萬。
中建二局喬莊北街小區改造項目品質總監 呂延平:我們一定會比市場的價格優惠20%。
北京市通州區喬莊北街小區居民 趙淑鳳:你這價格太合理了。
改造施工企業一方面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化、居住環境品質不足等問題,另一方面則充分利用國家的以舊換新政策,統籌自身的材料採購優勢,為居民提供了更便宜且更進一步的服務,特別是針對小區裏老年人比較多的現實情況,還推出了各項適老化的改造“功能表”,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居民的熱烈歡迎。在通州區另一個已經完成改造的小區記者看到,前來這裡參觀改造效果的周邊小區居民就有不少。
老舊小區改造 樓棟管家快速響應居民訴求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因為老百姓並不搬出小區,改造過程中難免會打擾他們的日常生活。如何更快響應居民提出的需求?
在通州喬莊北街小區,施工方設立了居民協調服務中心,安排專職人員為居民服務,他們被居民們親切地稱作“樓棟管家”。居民對改造有什麼意見都可以來這裡反映。記者來到這裡的時候,正好碰見小區的聞阿姨前來尋求幫助,她家陽臺的瓷磚突然掉了,她抱著試試的想法來問問能不能給處理一下。沒想到,樓棟管家趙靜超二話不説,馬上就帶著工人到府了。
經過現場查看,瓷磚掉落的部位因為年久失修已經空鼓了,隨時可能全部掉下來。趙靜超決定讓工人把陽臺的瓷磚全部敲掉重新貼。第二天一早記者再次來到聞阿姨家時,這面墻已經煥然一新。
北京市通州區喬莊北街小區居民 聞淑華:我非常感動,要不然我上外邊找人去,也不知道在哪找人。這麼大工程,我都沒跟孩子説。我今年75歲了,我説能做的事我就做。
中建二局喬莊北街小區改造項目樓棟管家 趙靜超:您就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就成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以往的改造,居民有了問題需要先找物業或者街道,渠道一旦不暢或者解決不及時就容易出現矛盾。而樓棟管家的出現為加快問題解決提供了一個新的橋梁。
中建二局喬莊北街小區改造項目經理 唐華:借鑒物業式的管理,想出來的這種施工樓棟管家服務模式,減少居民因為解決問題溝通不暢導致的一些投訴。
記者看到,在喬莊北街小區,改造方共選派了8名專業且耐心細緻的施工員作為專職樓棟管家,每人負責2棟樓的居民協調事宜。
“趕緊”,是記者從趙靜超的電話中聽到的高頻詞。瓷磚掉了,水龍頭壞了,對於工作忙碌的年輕人或者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來説都是著急的大事。
中建二局喬莊北街小區改造項目樓棟管家 趙靜超:我就得趕緊過去。業主有訴求,我們能做的肯定要全做到位。國家的惠民政策,我們是執行者,肯定要把這政策落實到居民身上才行。
記者注意到,正是因為有了樓棟管家的高效協調,老舊小區上下水改造的工期從原來的10—15天現在縮短到了一週左右就能完成。
“加強版”改造問需於民 讓幸福原地“升級”
居民滿意度是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需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居民的意見。圍繞老舊小區究竟要“改什麼”“怎麼改”“改到什麼程度”才能讓居民們滿意,有關部門和改造施工方還能做什麼?
採訪中記者發現,通州區喬莊北街小區專門設有改造材料展示區,改造過程中使用什麼工藝、什麼材料,居民經常來這裡諮詢樓棟管家。
除了真材實料看得見摸得著,當地主管部門還在施工過程中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及時轉達給施工方以便調整改造內容。
北京市通州區重大項目協調服務中心主任 趙明:前面那棟樓外墻在改造,按道理,我們常規的做法都要做外墻保溫。這兩棟樓,老百姓認為我的外墻瓷磚有保溫,我就不需要再做這事了。
趙明介紹説,居民提出的建議大多都很有針對性,比如樓頂鋁扣板施工,如果縫隙過大容易進鳥。外墻刷漆的時候,要是不給窗戶做防護容易弄臟玻璃……這些建議後來都一一被施工方採納。
北京市通州區重大項目協調服務中心主任 趙明:2025年我們要新開工47個小區,90萬平方米的建築規模的老舊小區。2025年底之前,我們能夠全面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商品住宅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目前,通州區重大項目協調服務中心已牽頭實施了84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2萬多戶居民。其中,多項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的做法已經被梳理成經驗,在全北京市範圍內推廣。
(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 文為明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