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主義是短視的經濟政策(國際論壇)
墨西哥是北美産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之一,在汽車、鋼鐵、鋁、食品等多個行業對美國市場具有重要影響。墨西哥出口的商品絕大部分銷往美國。2020年7月,美墨加協定正式生效。如今,美國計劃單方面對墨西哥加徵關稅,這明顯違反美墨加協定框架下的貿易規則,對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對墨西哥加徵關稅,相關産業的貿易流動將受到嚴重衝擊,不僅影響墨西哥的出口,也將對美國經濟和民眾的日常消費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受衝擊最明顯的是汽車行業。關稅提高將導致美國汽車製造商生産成本增加,最終推高消費者購車成本。其次,墨西哥向美國出口大量鋼材和鋁材,這些原材料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建築、航空航太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徵關稅將導致美國相關行業生産成本大幅上升。此外,食品價格的推高將使美國民眾日常生活成本上升。由此可見,加徵關稅傷害的不僅是墨西哥,也將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將會導致墨西哥經濟增速放緩。為應對美國加徵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墨西哥必須加強本國市場建設,並提升農業、製造業領域的自主生産能力,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美國單方面加徵關稅,也凸顯了墨西哥推進貿易多元化的緊迫性。面對美國的不確定性,墨西哥應積極拓展與其他拉美國家、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合作,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增強經濟韌性。
保護主義本質上是一種短視的經濟政策。無論美國採取何種保護主義措施,都無法逆轉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歷史大勢。美國希望通過關稅壁壘保護本國産業,但實際上,關稅壁壘不僅會推高本國市場商品價格,加劇通貨膨脹,還會削弱本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並使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面臨衝擊。“讓美國再次偉大”無法建立在保護主義的基礎上。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任何國家都無法孤立發展,封閉和對抗只會導致經濟衰退和産業萎縮。面對美國的單邊關稅政策,發展中國家不能單打獨鬥,而應加強合作,共同尋找新的市場和發展機遇。
在人工智慧等科技變革快速推進的時代,各國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共同應對挑戰,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各國應加強區域經濟整合,通過技術合作、市場互通和産業聯動,最大程度地推動區域和全球經濟繁榮。中國通過開放合作、共用發展推動全球進步,這一點從DeepSeek等開源人工智慧應用的推出便可見一斑。墨西哥在人工智慧和高科技産業的發展上仍需加快步伐。墨西哥必須認識到,與中國深化合作是推動自身科技進步、提升産業競爭力的有效路徑。
國際社會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這不僅關乎國家利益,更關乎全球公平與正義。世界不能再接受“漏斗式貿易規則”,即寬鬆的一端永遠屬於美國,狹窄的一端卻強加給其他國家。墨西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可持續的全球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