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朗普關稅亂拳開打 為何美國自己被打進了“國家緊急狀態”

2025-04-03 09:2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佈對貿易夥伴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此外,特朗普當日還宣佈國家緊急狀態。

  特朗普在過去數周中,一再聲稱4月2日是“解放日”,承諾將用關稅政策保護美國工業免受“不公平”的外國競爭。學界和商界則多次警告,特朗普的關稅措施會適得其反,不僅會影響全球貿易,更將對美國自身經濟造成損害,推高通脹,成為美國新一輪經濟衰退的導火線。

  01

  哪些關稅今起生效?

  △白宮玫瑰園(資料圖)

  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

  此外,特朗普當天宣佈對進口汽車加徵25%的關稅。特朗普表示,對汽車徵收的25%關稅將於4月3日生效。

  白宮發佈聲明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以提高美國的競爭優勢,保護美國主權,並加強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

  聲明稱,特朗普將對所有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該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5日淩晨0時01分生效。此外,特朗普將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徵收個性化的更高“對等關稅”,該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淩晨0時01分生效,所有其他國家將繼續遵守原有的10%關稅基準。

  聲明表示,一些商品將不受“對等關稅”的約束,其中包括已經受第232條關稅約束的鋼鋁製品、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可能受未來第232條關稅約束的商品以及美國沒有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礦物。此外,金條、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製品也不受“對等關稅”的約束。

  聲明還表示,對於加拿大和墨西哥,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的商品將繼續獲得豁免。

  02

  哪些關稅早已生效?

  1

  中國商品

  2月4日,特朗普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3月4日把稅率提升至20%。

  針對美方加徵關稅,中方發佈多項對美反制措施,並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

  2

  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

  根據特朗普3月簽署的行政令,美國對不符合“美墨加協定”原産地規則的多種商品徵收25%關稅,對符合美墨加協定優惠條件的商品予以免稅,而相關關稅豁免政策僅持續至4月2日。

  3

  所有進口鋼、鋁

  3月12日,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産品徵收25%關稅的措施生效。此外,最新措施還取消對部分貿易夥伴的鋼鋁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

  03

  還有更多關稅?

  特朗普此前曾表示,要對銅、藥品、晶片、進口木材和林業産品等徵收25%左右關稅。

  特朗普3月28日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他對與其他國家達成關稅協議持一定開放態度,但暗示任何協議都將在4月2日關稅措施生效後達成。

  此外,因在俄烏停火、美伊談判等事項上“不遂願”,特朗普近日還“吐槽”俄羅斯和伊朗,並威脅將對所有自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徵收“二級關稅”,對伊朗實施“二級制裁”。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4月2日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建議各國不要對關稅進行報復,因為關稅會升級。

  04

  多國及國際組織表態:反擊!

  面對美國的關稅脅迫,中國、加拿大等方面已迅速宣佈反制措施,其他國家也不得不準備反制,全球貿易摩擦的烈度將大幅升級。

  1

  歐盟

  4月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有強有力的反制計劃,必要時將反擊美國關稅政策。

  2

  德國

  3月30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批評美國加徵關稅破壞全球自由貿易,並強調歐盟將繼續果斷應對。

  3

  法國

  3月27日,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埃裏克隆巴爾表示,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顯示對歐洲的挑釁進一步升級,歐盟也將提高對美國産品的進口關稅,這是“歐盟的唯一解決方案”。

  4

  加拿大

  加拿大新任總理馬克卡尼在3月14日就職宣誓當天表示,新一屆加拿大內閣有兩個優先事項,即在美國關稅威脅面前保護加拿大勞動者利益和發展加拿大經濟。

  卡尼3月27日表示,加美之間的傳統關係已結束,面對特朗普不斷升級的關稅措施,加拿大必須從根本上重塑一個新的經濟。卡尼説,加拿大將以報復性貿易行動回應美國的汽車關稅。

  05

  “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特朗普向來喜歡用股市表現作為施政成績單。但在對特朗普關稅戰和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氛圍下,紐約股市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雙雙創下兩年多來最差季度表現。納指今年一季度累計下跌10.4%,為2022年二季度以來最大單季跌幅;標普500指數一季度累計跌幅為4.6%,為2022年三季度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

  民調機構數據也已經對特朗普政府處理經濟的方式發出警告。美聯社與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中心於3月31日公佈的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在美國與多國貿易爭端不斷升級之際,約六成受訪美國人不贊成本屆美國政府處理關稅和貿易談判的方式。

  經濟學家擔心,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不可避免地推高美國通貨膨脹並損害消費者信心。加徵關稅的後果是推高整個地區的生産成本,推高價格,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3月底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2.9,已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其中,反映短期收入前景、商業和就業市場環境的消費者預期指數降至65.2,為12年來最低水準。消費者預期指數降至80之下通常是經濟將出現衰退的信號。

  06

  “必將滿盤皆輸”

  特朗普將關稅當成“多功能武器”,既是外交談判的籌碼,又是推動“製造業回流”的利器,還是政府的“創收密碼”。媒體和經濟學家則普遍對這些政策的後果表達了不同意見。

  美聯社文章指出,美國政府認為高關稅有利於扭轉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但在特朗普上一總統任期內實施的貿易戰的事實證明,靠關稅並不能成功縮小貿易差距。英國《金融時報》認為,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廣泛的全球貿易中斷、物價上漲與生活水準下降,美國正面臨真正的經濟衰退的風險。

  美國經濟學家傑弗裏薩克斯直言,加徵關稅就是一項糟糕的政策,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這三重盤算將“滿盤皆輸”。

  薩克斯認為,首先,特朗普把關稅作為威脅手段。但是對很多國家來説,這些威脅並沒有效果,因為美國市場雖然規模可觀,但是從戰略角度來講並非至關重要。再加上為了照顧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各國官員不會輕易讓步。

  第二,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加徵關稅增加財政收入,減少稅收。然而數據表明,加徵關稅“産生不了多少收入”。美國政府財政危機的根源是政府每年的支出遠超出財政收入,而關稅收入根本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財政危機。

  第三,特朗普聲稱關稅能夠重振美國工業。但是靠保護主義是無法發展工業的,只會讓美國變得落後,無法提升競爭力。

  從根本上講,美國正在犯孤立自己的錯誤。世界各國及其領導人都覺得美國是在霸淩,這既無助於美國保障自身安全,也不利於其實現繁榮發展,更無法讓美國在國際上取信於人。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