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徵關稅 全球一片反對(國際視點)
美國白宮計劃4月2日宣佈對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的措施。這被認為是美國本屆政府影響範圍最廣、衝擊力度最大的關稅政策。分析人士指出,“對等關稅”將對美國家庭、産業和宏觀經濟造成多重反噬。多國政商界人士表示,美國加徵關稅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不斷加碼,將嚴重破壞自由貿易秩序和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劇世界經濟不確定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刊文指出,美國白宮希望通過徵收“對等關稅”來施壓其他國家,這可能會令美國消費者付出尤其高昂的代價。當前,美國消費者信心持續下跌,“對等關稅”將進一步增加家庭用品開支,侵蝕家庭消費力,加劇家庭財務惡化,加重美國家庭負擔。
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測,“對等關稅”實施後,如果其他國家不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短期將上漲1.7%,2025年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將下降0.6個百分點;如果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漲幅將擴大至2.1%,實際GDP增長率將下降1個百分點。美國高盛集團發佈報告説,隨著美國政府關稅政策衝擊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升至35%,高於此前預期的20%。
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日公開批評美國加徵關稅破壞全球自由貿易秩序。朔爾茨表示,自由貿易是全球繁榮的基石,美方推行的保護主義政策正使其“面臨嚴峻挑戰”。美方不斷加徵關稅將加劇全球不確定性,這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絕非好兆頭”。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2日表示,當前美國政策缺乏“可預測性”,美國加徵關稅對全球經濟來説不是好事。“我從未像這幾週那樣頻繁提到‘不確定性’這個詞。”
不久前,美國白宮還發佈行政令宣佈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自4月3日起執行。此舉同樣遭到美國國內外輿論的激烈批評和反對。美國商會負責國際政策的高級副總裁約翰 墨菲對媒體表示,加徵關稅將“傷害而非幫助美國汽車工業”,危及很多美國人的工作崗位。
加拿大總理馬克 卡尼表示,加政府將研究如何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他認為,美國加徵汽車關稅是對加拿大和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擊”,兩國關係“正在破裂”。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聲明,稱美國決定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令她“深感遺憾”。汽車産業是提升創新、競爭力和高品質就業的産業,歐美雙方供應鏈已深度融合,“關稅對企業不利,對消費者更不利”。她表示,歐盟堅持通過協商解決分歧,同時確保維護自身經濟利益。
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發表聲明表示,保護主義關稅將破壞歐美長期夥伴關係、擾亂商品流通、增加生産成本,最終推高汽車價格。“美國加徵汽車關稅是錯誤的,將傷害包括美國人在內的每一個人。”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 穆勒發表聲明説,美國汽車關稅計劃“是對自由和基於規則的貿易發出的一個極其不利的信號”。它將嚴重衝擊汽車企業和全球汽車供應鏈,並對消費者造成負面影響。
德國著名汽車經濟學專家費迪南德 杜登赫費爾教授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加徵關稅無疑給全球汽車産業帶來沉重打擊,甚至連美國本土的汽車製造商也紛紛表示,這些關稅對他們毫無益處。”杜登赫費爾呼籲歐盟迅速採取行動,積極應對這一挑戰,以維護歐洲汽車工業的競爭力和穩定發展。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參議院答辯時表示,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對日本經濟影響極大”。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也公開表示,美方汽車關稅措施“令人極其遺憾”。日本《朝日新聞》發表社論稱,美方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令人無法容忍。該措施是美方進一步損害自由貿易、攫取他國利益的行徑,此舉將對日本經濟産生“格外的負面影響”。
墨西哥汽車經銷商協會執行主席吉列爾莫 羅薩萊斯對媒體表示,美國的汽車關稅嚴重違反美墨加協定,長期來看不僅不會為美國帶來經濟效益,而且將影響美國民眾生活。墨西哥《金融家報》刊文稱,美方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即將徵收的關稅可能會導致美國汽車平均單價上漲1.2萬美元,將進一步擠壓消費者購買力,並對該地區的汽車供應鏈網路造成嚴重破壞。
“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給全球經濟活動帶來風險,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3月31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高頻數據顯示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走弱,這將給經濟增長前景帶來影響。關稅政策越早明確越好,不確定性持續時間越長,可能對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越大。
(本報北京、柏林、墨西哥城4月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