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國際職業教育交流合作搭建平臺

2025-02-22 17:2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塞爾維亞魯班工坊中方教師(左一)正在講授中式烹飪課。塞爾維亞魯班工坊供圖

  自2016年第一家魯班工坊在泰國揭牌運營以來,中國在全球29個國家開設了30多家魯班工坊,累計參與學歷教育的學生超萬人,實施職業培訓超過2.2萬人次。魯班工坊為國際職業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了平臺,在弘揚工匠精神、共用中國職業教育經驗的同時,架起了促進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

  近日,本報記者探訪了位於泰國、衣索比亞和塞爾維亞的3家魯班工坊,見證魯班工坊著眼所在國實際,為當地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才的故事。

  泰國魯班工坊——

  “為泰國青年帶來就業與發展的新機遇”

  申請指令、發動火車、啟動控制系統、輕推操縱桿,螢幕上的火車緩緩駛出車庫,路邊的鐵軌、橋梁等不斷閃現……走進泰國魯班工坊鐵院中心,記者看到學生們正坐在高速鐵路列車模擬駕駛控制臺前,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駕駛技術。

  “有機會沉浸式體驗高鐵駕駛,我感到很興奮。”學生頌奇對記者表示,與視頻模擬和線上演示不同,直觀地在各類設備上操作有助於將課堂的知識更好應用到實踐中。

  泰國魯班工坊由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和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于2016年合作設立,是中國境外第一家魯班工坊,擁有倣生機器人學習體驗區、自動化生産線教學區等15個教學實踐區,開設機電一體化、物聯網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等4個專業。2018年,為助力泰國培養本土化高鐵類專業技術技能人才,泰國魯班工坊成立鐵院中心,開設高鐵動車組檢修技術、高鐵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該中心不僅面向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學生授課,也為外校學生以及東盟其他國家學生提供短期學習機會。泰國魯班工坊採取“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方式,開設的6個專業全部通過泰國職業教育委員會評審,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學生完成學業後可獲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學歷。

  “魯班工坊的教學設備非常先進,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我們的實操能力得到了提升。”曾在泰國魯班工坊高鐵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學習的學生沃拉婉表示,高鐵技術在泰國是熱門話題,她曾赴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習一年。“在天津,我學習了高鐵駕駛、信號控制、列車檢修等技術,極大開闊了我的視野。”沃拉婉説。

  在魯班工坊結業後,沃拉婉進入曼谷先皇技術學院深造,選擇了與軌道交通專業相關的機械工程專業。“魯班工坊的學習經歷給了我啟發,我希望未來能成為一名高鐵技術人員,助力泰國高鐵事業的發展。”沃拉婉説。

  “成立以來,泰國魯班工坊為泰國培養了超過1800名職業技能人才,為推動泰國職業教育現代化作出了貢獻。”泰國大城技術學院院長瑪尤麗表示,有魯班工坊學習經歷的學生成為合格技術人才,受到企業僱主的一致好評,“魯班工坊為泰國青年帶來就業與發展的新機遇”。泰國職業教育委員會前秘書長塔努表示,泰國魯班工坊開設的專業符合泰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將助力泰國工業化進程。

  衣索比亞魯班工坊——

  “成為東非地區人才培養與能力建設的重要基地”

  赫諾克是衣索比亞金比理工學院建築電氣專業的大三學生。2024年6月,赫諾克代表衣索比亞參加了在中國重慶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參賽前,他專門在衣索比亞魯班工坊進行了有關電氣裝置的系統化培訓。最終,在與全球眾多技能精英的同場競技中,他取得了非洲地區參賽選手的最好名次。

  “我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在衣索比亞魯班工坊接受的專業培訓。”赫諾克説,比賽結束後他繼續在衣索比亞魯班工坊學習工業機器人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課程,並擔任技術助教,幫助和指導其他學生。

  衣索比亞魯班工坊由衣索比亞聯邦職業技術培訓學院和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合辦,于2021年揭牌運營,聚焦工業感測器、機電一體化、工業控制和工業機器人4個方向。據衣索比亞魯班工坊中方負責人江絳介紹,魯班工坊課程對接衣索比亞職業教育大綱標準,不僅為師生提供本土化實操課程,也為當地相關領域企業員工提供技能培訓。自成立以來,已有1600多名學生通過魯班工坊的培訓,走向本土或國際企業崗位。

  衣索比亞魯班工坊致力於培養現代工業發展需要的技術人才和本土師資力量,已被非盟確定為面向全非洲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訓中心,成為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等國10余所職業院校培養高水準師資的基地。

  馬哈麗特曾在衣索比亞魯班工坊學習,如今她已成為魯班工坊的骨幹教師。她表示,自己是非中教育合作的受益者。“我學習的是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魯班工坊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幫助我提高了技能水準,也為我提供了平臺,可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分享給其他老師。”馬哈麗特説。

  “我們希望充分利用魯班工坊這一平臺,為當地培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衣索比亞勞動與技能部官員阿貝貝阿勒邁耶胡蓋舒説。衣索比亞聯邦職業技術培訓學院副院長哈夫托姆加佈雷格齊亞貝爾認為,“衣索比亞魯班工坊成為東非地區人才培養與能力建設的重要基地”,幫助更多非洲年輕人實現高品質就業。

  塞爾維亞魯班工坊——

  “為青年走近彼此、拓展職業技能提供新平臺”

  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應用技術學院的烹飪教室內,學生馬特正準備製作一道回鍋肉。“在中國老師的指導下,我學會了中餐刀法,已經可以熟練地將五花肉切片了。”馬特向記者介紹,“經過在塞爾維亞魯班工坊的學習,我發現中式烹飪十分有趣。我會努力精進技能,將所學的技巧應用到實際烹飪中。”

  2019年7月,浙江旅遊職業學院與貝爾格萊德應用技術學院合作共建中塞旅遊學院,開展以“中文+中式烹飪”為特色的教學課程。2022年8月,中塞旅遊學院被認定為“塞爾維亞魯班工坊”。2023年5月,塞爾維亞魯班工坊在貝爾格萊德正式揭牌。

  2024年5月,馬特與20多名同學一起前往中國,在浙江旅遊職業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中式烹飪技能培訓和中國文化體驗活動。其間,學校為這些學生開展了中式烹調師初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帶隊的貝爾格萊德應用技術學院廚藝教師米洛什茲爾尼奇表示,這是該院自成立以來首次選派學生赴華培訓,學生們學習了冷菜、烹調工藝、面點、糖藝、食品雕刻等專業技能課程,進一步理解了中餐文化,收穫和感受超出預期。

  塞爾維亞魯班工坊院長程禮安介紹,塞爾維亞魯班工坊成立以來,中方一直選派專任教師開展教學和管理工作,開設了中式烹飪、旅遊中文等課程,已為當地培養旅遊職業人才170多人。目前,中式烹飪課程已通過塞爾維亞教育部認定,並以公共選修課的形式正式納入人才培養方案。

  隨著中國文化在塞爾維亞越來越受歡迎,塞爾維亞魯班工坊與當地酒店和餐飲企業合作設立“中式烹飪技能海外培訓基地”,吸引優秀塞方學生到合作企業實訓實習。塞爾維亞魯班工坊還面向當地普通民眾開展烹飪類的社會培訓、赴當地高中開展中式烹飪交流、舉辦中文日活動等。

  “塞爾維亞魯班工坊促進了塞中兩國旅遊、教育領域的交流,成為塞中務實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的例證。”貝爾格萊德應用技術學院下屬的酒店管理學院院長薩沙表示,“塞爾維亞魯班工坊為青年走近彼此、拓展職業技能提供新平臺、創造更多機遇。”

  “期待塞爾維亞魯班工坊在教育、文化領域發揮更多作用,深入推進塞中兩國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塞爾維亞教育部部長助理米娜齊羅耶維奇説。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22日 03 版)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