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用工市場有何新變化?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記者黃浩銘 李凡 于也童)新春佳節過後,企業加快開工復産,勞動者迎來大規模返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從1月中旬至2月11日,全國已發出務工人員專列、專機、包機1.5萬輛(列、架)次,輸送勞動者37萬人。用工市場有何新變化?新華社記者到多地採訪,帶來最新情況。
專車專列包機 返崗送工服務力度大
春節過後,各地加大返崗送工服務力度,組織專車、專列等點對點集中勞務輸出返崗活動,幫助外出務工群眾節後早返崗、穩就業。
2月7日8時,來自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碧海街道平橋社區的王文春搭乘G2305次列車,從畢節站出發前往浙江,開啟他新一年的外出務工旅程。
王文春在浙江一家救生設備製造公司工作。平橋社區幹部得知他需8日按時返崗,於是幫他提前申請回浙江的返崗專列免費車票。
“這張車票不僅省錢,還省心,讓我能及時回浙江上班。”王文春説。
畢節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月31日至2月13日,畢節組織33次免費返崗專車、專列,陸續為2.5萬餘名跨省務工群眾提供“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一站式服務,服務人數較去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跨省返崗有專列,省內返崗有專車。近日,500余名來自遼寧阜新各鄉鎮的務工人員,乘著16輛大巴陸續抵達遼寧正遠食品有限公司。在這家公司工作了3年的張師傅説:“我們行李重,返崗路途遠,專車接送解決了出行難題!”
據悉,阜新人社部門針對企業春節用工波動特點,提前啟動用工監測,建立“節前送、節後接”護航模式,以點對點的精準服務,實現從家門口到廠門口的無縫對接。
作為勞務輸出大省,貴州目前發送專車專列520趟,後續還將組織40余趟返崗專車專列;武漢鐵路部門近日在湖北麻城、襄陽、荊門等務工人員集中地加開至北京、廣州、惠州、東莞等地400多趟始發普速列車;2月7日,近1900人在寧夏固原乘坐40輛務工專用車和包機,赴福建、內蒙古、江蘇、上海、陜西、新疆等地務工……
細化需求 崗位對接更精準
面對當前新需求增多的情況,各地將招聘服務細化為不同層級,精準對接各類需求,為勞動者與企業搭建起高效對接橋梁。
在湖南,行業專場招聘聚焦裝備製造、資訊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定向邀約比亞迪、三一重工等龍頭企業,推出技術崗、管理崗等高匹配度崗位;群體專場招聘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開展定制服務,為返鄉青年開設“家門口招聘會”。
為了幫助職業技術院校畢業生更好地實現高品質就業,廣西南寧技師學院等6所技工院校近日與廣西寧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品牌企業結對共建,合作方向涵蓋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電氣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等新質生産力發展領域。
家政小時工、裝修日結工……針對靈活用工模式,一些地方推出靈活就業崗位,滿足不同群體求職需求。
52歲的王女士日前來到長沙市天心區新消費零工市場,尋找自己心儀的崗位,“我看不少快餐店招人用工,工作時間靈活,離我住的地方也不遠,適合我們這個年齡段的群體”。
“零工方式能滿足不同時期用工需要,很符合40至50歲左右人群的就業需求。我們將進一步促進供需精準對接。”長沙市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梁鑫娟説。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佈消息稱,從1月中旬至2月11日,全國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2.2萬場,發佈崗位1500萬個。
入企探崗、直播帶崗,求職方式多樣化
在南寧市東部新城伶俐工業園區,近日約500名求職者前往園區企業參加入企探崗活動。
“過去找工作都是看企業簡章和崗位需求,這次能夠親身入企體驗,了解工作要求、環境和生活配套情況,心裏更加有底了。”26歲的梁鎵麟之前在上海從事資訊産業工作,走進園區考察企業後,他決定投出簡歷。
各地不斷創新形式,引入“直播帶崗”“雲聘會”等新模式,同步更新崗位資訊,實現“指尖求職”。
湖南寧鄉市通過線上直播帶崗、線上面試等功能,讓求職者“足不出戶”即可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企業,4000余個優質崗位覆蓋高端製造、技術研發等領域。
2月6日,由貴州、廣東、浙江、江蘇、福建五省攜手主辦的大型招聘會在貴州畢節啟動,共提供崗位2萬多個。
“消費者對於家政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所以我們來參加跨省招聘會,解決用工短缺問題。”來自溫州的一家以家政服務為主的公司負責人説,“公司招聘育嬰師、家務師和養老護理員等多個崗位,每個工種崗位需求量都在100人以上。”
2月11日,鞍山市2025年“春暖鋼都 興企護航”大型招聘會在鞍山人才市場舉行。兩名主播細心介紹著參加招聘會的重點企業和所需崗位,通過直播鏡頭帶領線上求職者“雲逛就業大集”。
鞍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王丹説,線上招聘很受歡迎,鞍山將持續搶抓節後招工“黃金期”,全力以赴促就業、保民生、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