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中國行 | 國潮鬧元宵 點亮中國年

2025-02-12 19:34: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二月的廣州,花滿全城,春意盎然。正月十五一早,袁先生與老伴悠然漫步于廣州文化公園,細細遊覽年花與佛山綵燈結合的元宵燈會。

  百“福”門燈組、年桔版“小蠻腰”廣州塔、矮牽牛花扎作的虹橋景組……“白天賞花,晚上觀燈”成為嶺南人歡度元宵的獨特儀式,非遺與國潮碰撞出別樣火花。

  這正是全國“鬧元宵”的一個生動縮影。隨著各地元宵活動持續“上新”,首個“非遺版”春節的文化韻味與紅火年味持久“續航”,展現出濃厚的“中國味道”。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元宵節又稱“燈節”,起源於民間開燈祈福的古俗,挂花燈的習俗已傳承千年。

  “因為以前沒有電燈,晚上黑暗的時候,有一盞燈照亮人們的路,是給大家一種光明和嚮往。”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會長李璐説。

 

  走馬燈、蓮花燈、自貢花燈……為歡慶元宵佳節,全國各地紛紛舉辦非遺燈會,如繁星點亮山河,讓傳統節慶“潮”起來。

  在四川自貢,現代科技為傳統綵燈點亮“智慧芯”,一組高達15米的川劇戲服雲肩綵燈,在機械傳動裝置的作用下,其裝飾與花紋緩緩轉動,流光溢彩間盡顯夢幻浪漫。

  江南水鄉則展現出另一番韻味:杭州西湖畔,“水墨江南”主題燈會以山水為幕,勾勒出詩情畫意的東方意境;烏鎮推出的“水鄉夜宴”,讓市民在搖曳的舟楫中賞燈,品味別具一格的風情。

  元宵花燈,不僅點亮了夜的序幕,更照亮了文旅融合的新路徑。

  在“冰城”哈爾濱,冰雕藝術與花燈技藝創新結合,打造出“冰雪花燈大世界”,吸引了眾多南方遊客慕名而來。“這裡的燈會充滿煙火氣,冰雕花燈更是在南方難得一見的景色!”來自福州的遊客葉女士裹著厚厚的羽絨服,難掩興奮之情。

  在海南海口,府城燈會璀璨亮燈,絢爛燈彩交相輝映。與此同時,府城元宵換花節也提前與市民遊客見面,今年不僅豐富了活動內容,還引入更多互動文化體驗。國風換裝、花神起舞、丁面手工坊等活動輪番上演,讓遊客在體驗搓元宵、拓印福字、折青祈福的同時,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直呼“比去年更好玩了”。

  各地喜迎元宵的多彩活動中,傳統非遺鮮活地融入市井煙火,讓人們在歡慶中體會到深厚的文化自信。

  在江西省彭澤縣,長江文化民俗踩街活動熱鬧非凡,人們身著節日盛裝,踏著歡快的節拍,穿梭于老街巷弄;在江蘇省盱眙縣,13支隊伍巡遊城市,舞龍舞獅、秧歌舞、漁鼓舞等民俗表演精彩紛呈;在湖南邵陽市,“非遺賀新春趕個年味集”活動如火如荼,寶慶竹刻、灘頭木版年畫、木雕、剪紙等非遺文創琳瑯滿目,手藝人現場展示精湛技藝,吸引眾多市民遊客駐足體驗,共用非遺魅力。

 

  元宵佳節,舌尖上的文化共鳴同樣動人。

  北京王府井的小吃店內,師傅手持笸籮“滾”出雪白元宵;廣州老字號茶樓裏,廚師揉搓糯米糰“包”出香甜湯圓。

  “儘管因為飲食習慣、傳統物産不同,南北方在餡料上有不少不同之處,但基本形態、吃法是差不多的。”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蕭放表示,這背後的原因,與大江南北的人們對元宵節的文化情愫高度一致有關。無論湯圓還是元宵,都代表團圓、圓滿、甜蜜、熱氣騰騰。

  人們常説,“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的是節日的喜慶與活動的多彩,更深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嚮往。時光荏苒,元宵節的文化內涵愈發豐富,鑼鼓喧天中,激勵著人們以新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元宵節不僅是年節的收尾,更是未來的啟程。燈火流轉間,既照見過往,更照亮未來,深刻映照出中華民族對文化根脈的守護與創新。且看萬家燈火映山河,共慶這文化浸潤的中國年。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