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巳巳如意萬象新】一盞元宵花燈,點亮家國情懷

2025-02-12 16:02:00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字號

  作者:李群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又到了一年的元宵佳節。

  元宵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時,人們把正月稱為元月,又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叫“元宵節”。每年的元宵節,從北國雪原到江南水鄉,從東海之濱到西部邊陲,萬家燈火點亮,元宵花燈爭妍,將中華大地裝點得流光溢彩。宋代張镃《燈夕》的“插花呼酒少年場,爛賞花燈十里香”、明代楊宛《元夜有感》的“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燈十里正迢迢”,都用“十里”這個量詞,不同的朝代,一樣的用詞,我們在文人墨客筆下亦可感受到元宵佳節的華彩歡騰。

  自漢代以來,民間就有元月十五張燈、賞燈的習俗。按照我國民間的傳統,在週而复始、大地回春、明月高懸的正月十五夜晚,人們要進行觀燈會、猜燈謎、吃元宵等一系列活動。猜燈謎活動中的家國典故,舞龍舞獅中的民族精神,無不彰顯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更寄託著人們期望國泰民安、闔家歡樂的美好願景。這些傳統習俗,是家國情懷的生動載體,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既是家國情懷的生動見證,也是培育家國情懷的沃土。

  最暖萬家燈火處,人間至味是團圓。正月十五,“團圓”是主角,每個人都歡享家的融融喜樂,在團圓中回望奮鬥的艱辛,品味收穫的喜悅。元宵佳節,既是“人月兩團圓”的時刻,也是家國情懷共融的時刻。小家團圓連著國家發展,歡聲笑語裏憧憬的是生活越過越紅火的美好未來。越來越強大的祖國,越過越好的日子,讓我們在其中感悟家國同心的力量。以家為起點,我們向著更美好的未來奔去,再苦再累,再艱再難,也都有了跨越發展的源源不竭的力量。

  節日的夜晚,還有很多人奮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萬家團圓時,中國軍人堅守戰位,守護歲月靜好;花燈集市中,公安幹警維護秩序,亮出別樣“警”色;電力工人時刻待命,讓元宵燈火長明……為“大家”安好舍下“小家”團圓,愛崗敬業、愛家興國,幸福的本源正深凝在這些平凡而又非凡的奉獻上。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向上向好構成了國家欣欣向榮的基石,家國同心、家國一體的力量為新時代中國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是家國情懷的生動見證。

  流光溢彩的街道,火紅的燈籠,如晝的花燈,熱氣騰騰的湯圓……元宵佳節裏,有團圓、收穫的喜悅,更寄託著對未來的美好希望。立春已過,萬物復蘇,一切都將是新的開始。新征程上,我們拿出勇氣、拿出幹勁,繼續奔跑、不懈奮進,中國的明天必將更美好。(李群)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