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拉片”春節檔 揭秘光影盛宴背後的産業鏈
數據統計,截至2月3日21點28分,2025年春節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85億。不僅如此,截至2月4日0點,2025年春節檔總人次(含預售)突破1.68億,超2024年春節檔總觀影人次,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觀影人次紀錄。
目前,202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成績領跑全球市場。我們運用大數據“拉片”春節檔,揭秘今年這場光影盛宴背後電影産業鏈發展的故事。
創新宣發助力春節檔電影提前“破圈”
隨著殷商大軍的震天怒吼,《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首支預告片率先拉開春節檔的宣發序幕。
片方提前42天啟動宣傳,通過社交媒體和大數據分析,精準觸達核心觀眾。
大數據顯示,截至上映前一天,春節檔電影短視頻官號累計漲粉351萬。熱度的飆升,離不開各大影片的創新宣發:《哪吒之魔童鬧海》團隊推出“哪吒演我春運回家”短視頻,引發共鳴;《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在社交平臺掀起全民互動,共創“江湖挑戰令”,話題播放量超2.1億次。今年春節檔,電影的宣傳方式已從傳統的明星見面會、影院預告,進化為短視頻種草、社交互動等宣發策略的多樣化佈局。讓春節檔電影提前破圈,引爆熱潮。
特效成為電影工業的“隱形基建”
漫天翻騰的鐵鏈交織出《哪吒之魔童鬧海》中一場恢宏激烈的戰爭。百萬鐵鏈在空中飄動,如髮絲般流暢;鐵鏈在高速甩動下交錯纏繞,卻未曾穿透角色的身體,展現出極高的特效精度。
《哪吒之魔童鬧海》全片特效鏡頭數量已經超過前作全片鏡頭總數。
今年春節檔,觀眾在大銀幕上的視聽體驗達到了新高度,六部重點影片中,五部都是特效大片。大數據顯示,過去五個春節檔中,特效電影約佔一半。特效成為電影工業的“隱形基建”,滲透到了各類影片之中。
春節檔影片傳統文化主題熱
“感受家國情懷”,這是許多觀眾看完《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發出的感嘆。我們對這部電影評論進行大數據文本分析發現,“武俠”是出現最多的關鍵詞。而與之關聯的“熱血氣勢磅薄充沛遼闊”等詞彙,展現了觀眾對中國武俠文化的深刻感受。
今年春節檔的影片中,有一半植根于傳統文化。回顧近十年春節檔,傳統文化題材的電影已從最初聚焦于“西遊”主題逐步拓展至,中國古代歷史、神話傳説、武俠文化等更廣闊的文化主題。
影視旅遊融合 一部電影聯動數個消費新場景
這是電影《唐探1900》中,1900年舊金山唐人街街景。
《唐探1900》在樂陵影視城搭建的實景拍攝場地,成為當地文旅地標;手機信令大數據識別出,這個春節期間這裡每天都涌入約兩萬人。
今年春節檔幾乎每部電影都與相關的景區進行了聯動。春節期間,《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的拍攝地內蒙古正藍旗,每天的客流量較去年增加了15%;遊客憑藉《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的票根可以在全國十座城市的景區享受優惠。
連《熊出沒》動畫片中的世界,觀眾都能在相應的主題樂園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電影工業正在構建完整的設施體系,帶動影視旅遊融合發展。
當大銀幕上的光影故事落幕,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場票房大戰的勝利,更感受到了一場電影産業從內容到行銷、從製作到消費的深刻變革。電影不只是電影,它正在成為大眾文化體驗的一部分,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總臺央視記者 李斌 郭茜 孫茜 董懷文 張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