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搶票神器”的真面目
張曉潔
近日,針對第三方軟體推出付費“加速包”、“邀請好友助力提速”等搶票服務,鐵路12306的工作人員回應稱,加錢和沒加錢的搶票效果是一樣的,12306從未與任何第三方開展合作,也沒有提供加收費用、好友幫搶等服務。
年關至,思漸濃。每到春運等出行高峰期,搶票大戰就如同沒有硝煙的戰爭一樣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搶票神器”便火上一把,打著“光速搶票”“優先購票”等誘人的旗號,吸引著那些焦慮不安的遊子。然而,這些“神器”並不能“心如所願”。
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某些平臺聲稱能大幅提升搶票成功率,其原理無非是利用技術手段模擬人工不斷刷新餘票資訊,通過高頻率的自動刷新,在余票出現的瞬間快速捕捉,或者通過優化提交購票請求的演算法,縮短請求的響應時間。
“搶票神器”不過是在與12306玩一場“貓和老鼠”的遊戲。12306一直在加強對各類搶票軟體的限制和打擊,通過技術手段識別並攔截它們的異常請求。必須指出,車票資源的分配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加速包”不能“包一切”,“邀請好友助力提速”並非都能有好結果。正因此,搶票軟體所宣稱的高成功率,更多的是一種行銷噱頭。
再則,看似通往購票的捷徑,往往都暗藏陷阱。有平臺推出的“加速包”不加速,斷網狀態仍在顯示累計搶票次數,妥妥地收割“智商稅”;有的平臺則以“提升候補成功率”為噱頭,誘導消費者加購平臺的搶票通道,增加額外消費;更有平臺以“免費獲得助力包”為誘餌,誤導用戶向好友分享搶票任務,借機“偷”走更多流量……
面對五花八門的“搶票神器”,用戶的個人資訊安全也著實“不安全”。比如,有的平臺在登錄時默認勾選“鐵路系統行程同步”,有的平臺用“登錄12306,免費兌火車票”的花招,趁用戶不備獲取其12306賬號及密碼。更為嚴重的是,有的平臺還誘導用戶“買短乘長”“有票先上車,後面再補票”,極易造成列車超員。
回家的心再迫切,也不要手忙腳亂。面對搶票難題,我們不妨多聽一些權威聲音,比如如何正確使用12306推出的候補購票功能。唯有多一份冷靜、少一份盲從,多一份謹慎、少一份輕率,摒棄對“搶票神器”的迷信,回家之旅才會更加安心、順暢。